只是他的火碱还是遥遥无期。这些大豆也不知道能不能赶在明年夏天前派上用场。宋青远不由地叹了口气。
后世的化学制碱法在这个要啥啥没有的年代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他倒是有听说可以拿草木灰提取纯碱。但若是这大草原上有足量的草木灰,宋青远也不必大费周章地制作肥皂了。
作为工业基础的「三酸二碱」,要是真这么简单就被他制造出来,那未免也太过离谱了。
宋青远只得这样安慰自己。
“你应当对漠北的各个部落都很熟悉吧?”放下对化学制碱的执念,他突然想起另一件同样重要的事。
在这个时代,对各地的风土地貌最熟悉的人莫过于常年在外奔波的行商了。
果不其然,杜韦很是自信的点了点头。
虽然大豆的妙用不是他擅长的领域。但若是论对漠北各地的熟悉程度,那可是他的强项。
“王庭可有用来耕种的土地?”宋青远出声询问。
杜韦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当然有。就现在的木和草原,殿下都可以围一块地去耕种。不过是产量很低罢了。殿下也知道,我漠北天气寒冷,许多作物都不易成活,而且土地肥力也不够,即使勉强种些耐寒的作物,产量也很低,还不如去南周换。”
宋青远点点头,心道:应该不止这么简单吧。
接着他又让杜韦详细地描述了一下,大概能和后世土壤的问题一一对应。
果然,土地盐碱化,有机质含量低,种植作物单一……简直算得上是五毒俱全。
思及此,宋青远感觉自己的肩头又重了几分,有些感叹地拍了拍车上的大豆。
大豆啊,接下来就靠你了。
但直到宋青远踏上去往王庭的道路时,他才发现,自己之前还是太过天真了,竟然妄想着改良土地。
只见面前的土壤干裂板结严重,上面还附着一层薄薄的白霜,看起来已经没了一点生机。
元参、枸杞、决明子、沙枣、梭梭树……
就在他开始飞快地在脑中搜罗不仅耐干旱耐盐碱,还要有经济价值的作物以及它们的原产地时,身后传来了一道有些疑惑的声音。
“殿下这是怎么了?”
见宋青远看着面前的土地,脸色越来越难看,连提下了马走到他身边,有些疑惑地问道。
宋青远指着身前的土地,语气沉重地开口:“王庭的土地都像是这样吗?”
若是仔细听,他沉重的语气中还带着一丝丝的绝望。
“当然不是。这里土地贫瘠,常年寸草不生,因此也没什么人居住。”连提虽然不知道宋青远为何这么问,但还是尽可能详细地回答道。
“那就好。”宋青远面色一松。
要是王庭的土地都是眼下这般,他还是趁早把身后那几车大豆拿去喂马吧。
可能是因为有之前的寸草不生的土壤做对比,在宋青远看到王庭广阔的土地时,他竟然觉得,这质量还算不错。
起码,还有得救不是?
在他们快到王城时,许多百姓都赶着跑了出来。
燕云三王子的名字就像草原上随风散落的草籽一般,早在宋青远呆在木和部落的那几个月的时间里,便传遍了整个漠北。
最开始,他们与木和部落的百姓一样,都对宋青远有一些微妙的敌意。但在商队带来了比往年多数倍的粮食和他在木和部落的事迹之后,那些所谓的不满就烟消云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