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另一个人「哼」了一声,语气不忿地说道:“不买最好,我们的粮食自己百姓还不够吃呢,平白卖与他们那么些。”

“你糊涂啊,若是漠北不再缺衣物粮食,我们还有什么办法能制约他们!”说话的这人年纪在这群人中最长,看问题自然会更全面些。

“又不是没了这些我们便不敢与漠北抗衡了。”刚刚说话那人不服气地回嘴。

虽然他的语气笃定。但众人都明白,眼下漠北之所以还能和他们保持着暂时的和平,全然是因为他们南周的经济要更发达些。

许多像盐、粮食。布匹、茶叶之类的生活必需品只有南周有,漠北并不能生产。

近些年为了稳住漠北,他们开了不知多少互市点和商道。

若是这些东西漠北将来自己就能生产,他们对上漠北,便完全没有任何筹码了。

刚刚忿忿不平的郎君显然也明白这一点,虽然面色不忿,却也不再出言辩驳了。

若是南周像前几十年那般强盛还好,他们自然不必太过畏惧漠北,但他们陛下如今……

罢了,还是不提了。

国与国之间的较量,自己若是竞争力全无,就只能寄希望于对方和他们一同衰落了。

如果曾经南周的郎君们还能抱着这样的想法自欺欺人,但眼看漠北一天天地繁荣强盛起来,他们的当初的自我安慰也继续不下去了。

这种对方在加速发展,他们却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一步步落后下去的心情实在不好受。

人群中的气氛一时间有些低沉。

但这回却是他们多虑了,即使是宋青远在这儿,也不能保证漠北的粮食可以实现自足。

主要是漠北的自然条件就摆在这儿,纵是宋青远有再大的本事,以现在的生产力水平,也没有任何办法。

但凡这群郎君中有一个对农事有了解的人,他们便不会像现在这般担忧。

只可惜这些人都出生于富贵人家,与庄稼最亲近的接触也不过是在春和日丽时相约到城外踏青,对着田里绿茵茵的麦苗吟诵几句诗赋罢了。

但若是问他们几月播种,何时施肥,怎么打谷,他们便全不知了。

而另一边,宋青远和博彦也在商量着耕种的事情。

“殿下,我们明年还种大豆吗?”博彦问道。

今年田里的收成很是不错,百姓们种田的积极性也增加了不少,甚至还有人自己开垦了荒地出来。

博彦这时来问,便是要赶在年前就把春耕一事安排妥当。

这样一来,等到明年再安排耕犁的租借时,也不至于手忙脚乱出了差错。

“嗯,继续种吧。”宋青远点头做了决定。

百姓们自己乐意在田里种点别的东西他管不着,但官府主要推行的还是得以大豆为主。

“为什么不种些别的粮食呢?比如粟米或麦子一类的。”博彦有些疑惑。

按理来说,粟麦一类的作物价值应该更高一点才是,而且也是百姓主要食用的粮食。

比起粟麦,大豆的用处便要低很多了。

宋青远知道博彦心里在想什么,他摇了摇头,解释道:“选择作物不仅要看它本身的价值,更要看种植的地方合不合适。漠北天寒,土地也不肥沃,若是种了粟米、麦子一类的作物,产量反而不好。”

博彦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又听宋青远补充道:“如果担心明年种的大豆我们自己消耗不掉,倒是也可以卖些出去。”

什么,卖出去?卖到哪里?

博彦下意识抬头看向宋青远,脸上是一副震惊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