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方便改道的话……”副将斟酌着开口道:“那便会先派出一路斥候军探路,然后在沿途做好标记,大军在后面顺着标记行军。但这样一来,行军的速度便会减慢不少。”
“若是在雾中能认清方向,可会好些?”宋青远思忖道。
副将虽不知在大雾中要如何辨明方向,但还是认真回答道:“若是能辨明方向,再加上有地形图的话,迷路的可能便会大大降低,也不会影响行军速度。”
“我明白了。”宋青远点了点头。
恰逢达兰台看完信件,便开口问道:“殿下可是有办法在雾中辨明方向?”
见宋青远的表情并不着急,达兰台便只当他已经有了对付此事的办法,一脸期待地望向对方。
但宋青远并不像之前那样立马吩咐他们做事,而是有些犹豫地看向副将,“你们在行军时,难道不带着指示方向的东西吗?”
他明明记得指南针这种东西很早就出现了啊。
早在战国时间就有了司南,他们怎么却一副没有工具用来辨别方向的样子。
宋青远还记得自己在燕云见到的,本该在美国传教士来到中国后才出现的脆甜苹果。
这毕竟是一个类似于平行世界的地方,万一真没有指南针,或是甚至连磁石都没有被发现呢?
但好在,这个世界并没有与宋青远所熟知的那个古代偏移太多,副将愣了一下便问道:“殿下说的可是指南车?”
宋青远疑惑地点头。
这不是有了可以辨明方向的司南吗?怎么还能在大雾中迷路呢?
许是看懂了宋青远眼里的疑惑,达兰台主动解释道:“殿下您有所不知,指南车的个头庞大,又极重,并不方便在山中行军携带。只有需要穿过戈壁或是荒漠时,才会用上指南车。”
宋青远对于古代指南针的印象还停留在后人复原的那个,由一块刻有方位的方形铜盘和勺形的磁石组成的司南。
但那个东西并没有实物出土过,听副官描述的指南车,想来和他认知里的司南没什么关系。
被雕刻成勺状的磁石,球形的底部会大大减小摩擦力,同时降低重心,若是配上一个足够光滑的平面,应该的确可以用来指示方向。
但宋青远还是觉得,若是把磁石制成勺子的形状,不仅需要磁力极强的磁石,而且还要耗费大量打磨的功夫,实在是不够划算。
还是磁针好。
思及此,他还是命人准备了不少磁石过来,让工匠制成一根根磁针。
看着眼前比磁勺不知缩小了多少倍的磁针,宋青远很是满意。
这样一来,出门在外的人直接把它装在怀里就行,辨明方向不知方便了多少。
但很快,宋青远就意识到了另一个问题。
一个直接关系到指南针能否制造成功的问题。
那就是如何才能将磁针架起,让它在水平方向上灵活转动。
宋青远突然想起,后世的指南针大多是把可以指示方向的磁石制成菱形的薄片,然后在底托上竖一根细针,支撑着上面的磁片,让它可以自由转动的。
但现在他把磁石磨成了针状,要怎么样才能把它架起来呢?
宋青远看着面前和缝衣针一般粗细的磁针,难得陷入了沉默。
指南针这个名字误他太深!
以至于宋青远想起指南针的时候,下意识便让人做成了针形。
不能灵活转动的磁针还怎么指明方向?宋青远一时有些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