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这段时间都用在在让匠人打磨磁针上了,若是推翻重做,原先的辛苦都浪费了不说,最重要的是,他们的时间也不一定够了。

宋青远便打算做两手准备,一边让工匠们加紧制作菱形的磁片,一边思考现有的磁针该怎么利用。

总之,这几天的辛苦决不能白费!

就在工匠们加班加点制作着指南针二代时,宋青远也突然想起,在沈括的《梦溪笔谈》里好像记录了几种指南针的制作方法。

书里主要介绍了四种方法。

第一种就是水浮法,利用水的浮力将磁针悬浮在水面,指示方向,和后来人们航海时用的罗盘的原理类似。

而第二种和第三种方法则比较相似,都是将磁针放在一个比较光滑的地方指示方向,例如指甲盖或是碗沿上。

但这两种方法都被宋青远在第一时间就排除了。

主要是因为这种办法虽然可以让磁针悬浮,但还是不够方便。

试想一下,在大军行军途中,还要找个平稳无风的地方,掏出一口大碗来让磁针悬浮。

要是一个不小心,磁针掉进草丛里去,那么小的一根针还不知道能不能找到。

宋青远光想想那个画面就觉得头疼。而且这种办法指示的方向也不够准确。

至于最后一个方法,也就是沈括比较推崇的方法,那就是在磁针的中间粘一根极细的蚕丝,将其悬挂在空中指示方向。

这个办法的准确度还可以,但同样也不太适合在行军时使用。万一哪天刮大风还需要指示方向呢?

况且以漠北的气候来看,这样的情况才是常态。

现在就只能寄希望于工匠制作的速度和水罗盘身上了。

宋青远在图上画出了水罗盘的样式,一个四周平滑中间凹陷的圆盘。

到时候在中间盛满水,再将磁针置于水中悬浮,就能用来辨明方向了。若是担心行军途中里面的水洒出,还可以在上面加一个透明的盖子。

之前制作望远镜透镜的那几个琢玉师已经有了不少打磨水晶片的经验,想来再磨一个更简单的平面镜也花不了太多时间。

虽然水晶是昂贵了些,但若是到了明天,后世的那种指南针还制不出来的话,宋青远也只能再友情支援几块品质极佳的水晶了。

总之在运输粮草的将士们出发前,他必须把指南针制出来。

这几天王宫的某个偏殿里,时不时就传来叮叮咚咚的敲打声,那就是宋青远在带着工匠们制作指南针。

至于为什么不在外面制作,那当然是因为宋青远如今还有一个「风寒初愈」的人设,不方便每天奔波于作坊和王宫之间。

况且,自连提带兵出征后,偌大一个漠北王宫就只剩宋青远这一处宫殿住人,其它的地方空着也是空着,倒不如用来做他的手工间。

作者有话说:

宋青远:眼前的黑不是黑,你说的指南针不是针。

蒽,司南这个东西是真的没有实物出土,甚至到底是不是个勺都难说……

第105章

在工匠们铆足了劲儿的制作中, 菱形磁针的指南针终于在军队启程前给赶制了出来。

但宋青远最后还是没有省下那几块品质极佳的水晶。

主要是因为他发现,用银针在下面作支撑制出来的指南针,依旧少不了在顶部镶嵌一块透明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