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球无双8

不得不说,刘耀虽然人品不行,但是矮个里面找高个,他还是能姐姐儿事儿的,之前因为常晴的刺激,憋了一肚子气,去了体校也不用上学,每天就和人打球,化怒气为动力。

这样三个月下来,还真让他有不小的进步。

宋翠菊誓要让儿子出人头地,但凡有比赛,她第一个跑到区城,找学校谈话,找教练谈话,一定要刘耀参赛。

半个月前,刘耀拿了区城举办的一次乒乓球比赛第一名,可把宋翠菊高兴坏了,更加坚定了自己儿子是这块料的想法。

但宋翠菊平时要上班,总不能老是请假上区城。

她思前想后,觉得刘家将来得出一个体育天才,光宗耀祖,但这一切少不了父母的“监督和陪伴”,于是,她让家里最没出息的刘贾,辞了工厂的后厨工作,来区城专门陪孩子。

刘贾起初是不乐意的,好好的工作,干了这么多年,待遇什么的也不错,工资也稳定,将来退休,也不至于饿死。

但宋翠菊把手里的报纸狠狠拍他脸上,说自己家的哪个远方表弟下海后,已经买了小汽车回来,宋来春之前嫁了个没出息的,如今人家已经开始盖新房了,再看看自己,跟着他这么多年,吃了多少苦,家里还是这个鬼样子,当厨子赚的钱如今连块肉都买不起,还不如她上班赚的多。

如今自己儿子好不容易有个出路,当爹的却要把儿子的路断了。

说完又是哭,又是砸东西。

刘贾没办法,只能按她说的做,辞了工作,来区城租房陪儿子。

家里的钱,也都交给宋翠菊保管,宋翠菊数了数,还借了点债,凑够一笔钱交给那个表弟做生意,将来说是可以分钱,刘贾原本不想同意,但他在家里既没有地位,也没有话语权。

虽然刘耀成绩好,但陈国鸣作为少体校的乒乓球教练,是不建议选择刘耀作为这次甲组的选手的,他的确表现不算差,但是心态很浮躁,这一场省队是有人报名的,陈国鸣不用和俞近识打电话,都能猜得到是谁会参加。

省队里还有谁是11-12岁这个年龄段的?

一想到常晴那可怕的进步能力,陈国鸣无法想象在俞近识的指导下,三个月的时间,她能成长成什么样子。

不说常晴,就是市队和省城少体校也会有人参加,甲组的冠军可没那么好拿,不如选年龄更大一点的另一个孩子,那个孩子陈国鸣带了两年了,比赛的经验也不少,虽然没拿过什么名次,但也是因为这一年的时间都在封闭地努力训练。

陈国鸣有信心,让那个孩子上,至少能拿个前三的名次回来。

反观刘耀,体力非常差,不爱运动,教练布置的训练任务经常不完成,完全不重视体能训练,上次的区城比赛赢了之后,更是不把其他人的建议放在心上。

刘耀自己也自信心膨胀至极,三个月的“努力”训练,和之前的区城比赛获得了第一,让他飘到了天上,觉得自己又行了,就算是常晴现在在他面前,也只有被吊打的份儿。

上次要不是自己感冒了,常晴还不一定能赢——他完全是这么想的。

最后,校里开会讨论后认为,从成绩上来说,刘耀年纪小,有冲劲,又有成绩,符合年龄段的候选人名单里,另一个孩子就显得没那么亮眼。

再加上某些陈国鸣自己猜得到,但并不想去多管的原因,最后区城体校拍板了刘耀——由他代表区城少体校去参加这次的甲组比赛。

刘贾得知儿子拿到了参加省赛的资格,高兴地给镇上回了个电话,宋翠菊接完电话心情也不错,叮嘱他一定要让儿子拿个冠军回来,常晴去了省队就没消息了,省城离这儿太远,没有消息在她眼里,就是没成绩。

刘贾的母亲王红芬更高兴,觉得自己孙子有出息,她没白经营这么多年,便从落镇带了不少特产和鸡蛋去区城陪着看孙子的比赛。

初赛那天,体育馆人满为患。

区城和周边不少村镇、还有从其他地区赶来的选手教练们,当地报纸的记者们,将门口围得水泄不通。

横幅高高挂着——欢迎广大人民群众前来观看第一届省内青少年乒乓球赛。

初赛大浪淘沙,少儿组的人数本就少,很多来参加比赛的孩子水平都很一般,一个球打不了几个回合就能结束,因此,在青少年组初赛进行的时候,少儿组就已经结束了比赛。

第一名也被区城体校看中,等下一个学年有名额了,就招进少体校去。

没人想着和东道主抢第一名,无论是报社记者还是各地的教练们,更专注的还是青少年三个组的比赛。

毕竟是省队出来的,即便何虹和骆景在队里再怎么吊车尾,放在外面也不能算差,晋级半决赛是意料之中的事。

常晴的发挥很稳定,甲组因为是男女混打,初赛的时候,她抽签遇到的都是男生,五局三胜,场场都是轻松的三比零。

不少人在打听这个看起来才十岁的小姑娘是哪儿的,得知已经被省队招走了,都在叹气,心想这也只能省城出来的吧,不然怎么打球这么厉害,还被省队这么快招走了。

半决赛四进二,没进的两人对打决出第三名和第四名,而看见自己半决赛对手的常晴,表情没有半点变化。

对面可就没她那么冷淡了。

刘耀的眼睛都要瞪出来。

可算让他抓到机会报仇了!半决赛居然抽到了常晴,老天都在帮他!

比赛开始之前,刘爹和奶奶又是让他吃鸡蛋,送热水,又是嘘寒问暖的,相比之下,对面的常晴则显得形单影只。

区城的路费那么贵,常晓雷即便是愿意来,常晴也不愿意舅舅奔波这么远,他腿脚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