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袁公路所遣使者乃是何人?”

周琦转头看着张允,出声问道。

张允对曰:“乃豫州主薄阎象是也。”

周琦眼睛微亮,却是有些来了兴致。

说起袁术,其麾下除了孙坚、孙策以外,基本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人。

阎象虽出场不多,反倒是给人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

只因袁术在打算称帝的时候,询问麾下诸将有什么意见,众人大多不语,或许还想着成为从龙功臣。

阎象却是直言劝谏:“昔周自后稷至于文王,积德累功,三分天下有其二,犹服事殷。明公虽奕世克昌,未若有周之盛,汉室虽微,未若殷纣之暴也。”

百官都不出言阻拦,阎象却是扫了袁术的兴致,自然是引得对方心中不悦。

袁术没有听从阎象的劝诫,执意称帝,最终众叛亲离,迅速败亡。

不得不说,阎象是袁术手下,少数能拿得出手之人。

周琦倒也想去见见阎象。

车骑将军府邸。

阎象对着周琦深深一拜,道:“吾主闻袁本初派遣使者前来扬州,料想必为荆州之事,不知车骑将军有何想法?”

阎象并未直接劝说周琦与袁术结盟,反而想要探听一下对方口风,好看碟下菜,再有针对性的劝说周琦。

未曾想,周琦也是老奸巨猾,故作迷茫的说道:“此事我为何不知?”

紧接着,他一拍额头,苦笑道:“瞧瞧我这记性,最近事物繁忙,未曾待在寿春,尚不知本初兄派人前来,至今也未曾相见,当真失礼至极。”

看着周琦一副懊恼的神情,以及言语中对于袁绍的亲近之意,阎象下意识绷直了身体,知道这趟差事并不好办。

值得庆幸的是,周琦尚且还没有接见袁绍的使者,阎象就可以先下手为强,劝说周琦与袁术结盟。

他略作沉吟,随后说道:“今董卓乱政,社稷崩坏,汉室倾颓,诸侯并起,各自为战。”

“值此乱世,正是英雄奋起,解民倒悬,兴复汉室,建立不朽功勋之际。”

“吾主乃袁氏嫡出,携四世三公之势,得天下豪杰相随,又据有豫州膏腴之地,麾下孙文台骁勇善战,屡破董卓,纵袁绍、曹操亦不及也。”

“吾主携袁氏累世之名,将境内十万之众,得淮北粮草数年之产,可谓粮草已丰,兵甲已足。只需振臂一呼,豪杰必然蜂拥相随。如此大事可定,汉室可兴矣。”

“窃闻使君蒙先帝厚爱,临终仍以幼子陈留王相托,可谓信之爱之,想必使君亦不愿辜负先帝知遇之恩。”

“吾有一言,使君且听。”

“今董卓乱政,玩弄天子于鼓掌之中,以致朝纲不兴,汉室威严扫地。”

“车骑将军既有先帝遗诏,岂能坐视董卓以及诸侯祸乱天下?”

“将军不若与吾主共举陈留王为帝,以吾主累世之名,将军善战之威,淮泗兵甲粮草之足,奉天子以讨不臣,试问天下诸侯,谁敢不从?”

“届时,吾主为丞相,明公为大将军,扫除奸凶,清平乱世,还天下以朗朗乾坤,名留青史,岂不美哉!”

不得不说,阎象这份言论,让周琦大感震惊。

如果真这么做了,说不得真的能够轻易横扫天下。

毕竟袁绍现在尚未统一北方,曹操还没有携天子以令诸侯。

以袁氏之威名,淮泗之富庶,周琦之用兵,孙坚之勇武,可趁着北方袁绍与公孙瓒交战之际,先取荆、徐、青、兖四州,试问天下诸侯,谁能挡之?

只可惜,周琦深知袁术为人,晓得阎象的筹划不过是镜花水月罢了。

袁术、孙坚各怀心思,野心勃勃,周琦也并非久居人下之辈,想要让三人亲密无间的结盟征讨四方,无异于痴人说梦。

故此,阎象想法虽好,却并不实际。

只不过,周琦并没有出言拒绝,脸上反而露出了沉思的神情,道:“此事关乎重大,非吾一人能决。先生暂且回返,待吾与麾下诸将好生商议一番,再行定夺。”

阎象也没有着急逼着周琦表态,而是深深一礼,起身告退。

临别之际,阎象真诚的说道:“使君乃忠义仁德之士,当知天下纷乱,必然民不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