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鲁看完审讯结果,不由又惊又怒。
他自问待杨氏不薄,纵然张卫派人传来消息,心中仍旧抱着些许侥幸心理,希望私通楚国之人只有杨柏。
未曾想,整个杨氏居然都暗中倒向了楚国,并且还劫杀了使臣。
张鲁简直不敢想象,若是没有提前揪出这些叛徒,等到楚军兵临城下,让杨氏将领领兵守城,会出现何等可怕的后果。
张鲁恼怒不已,当即命人将已经被打的奄奄一息的杨松带了上来,厉声质问道:“吾自问待杨氏不薄,杨氏四兄弟皆在汉中担任要职,尔等为何要背叛于我?”
事实上,最开始背叛张鲁的正是杨松,其余几人对于张鲁仍旧颇为忠心。
奈何杨松此人极度贪财。
周瑜打听到这个消息以后,不断让人给杨松赠送金银钱财以及珍稀宝物,这才逐渐让杨松沦陷。
杨松心怀异志以后,就开始试探自己的几个兄弟,并且明里暗里向他们灌输楚国强大,楚王乃是明主的思想。
杨松本就是家族中的话事人,几个兄弟也逐渐被其影响,认为杨氏若想更进一步,也只有投靠楚王才是最佳选择。
可是现在,楚军尚未攻下南郑,杨氏兄弟却都已经成了阶下囚,杨松也不由暗自后悔。
心中虽然恐惧,杨松却非常了解张鲁的性格,知道此时自己唯一生还的机会,那就是以势压人,寄希望周瑜能够大破汉中军。
这样的话,张鲁畏惧楚军,必然不敢拿杨氏如何。
念及于此,杨松当即吐出了口中的鲜血,说道:“并非杨氏要背叛天师,只因天师占据汉中多年,却毫无进取之心,只知传播教义,糊弄百姓。”
“如今正值大争之世,英雄辈起,割据一方就宛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天师只想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其余诸侯却会图谋汉中基业,彼时无论襄阳楚王,还是长安曹公引兵来犯,天师都抵挡不住。”
“与其兵败城破以后再被迫投降,甚至是被屠戮满门,倒不如早早另择明主。”
“纵观天下诸侯,与汉中相邻者,唯有楚王殿下有霸业之姿。”
张鲁听到这里,内心五味杂陈,却也说不出反驳对方的话语,只能咬牙切齿的说道:“为了荣华富贵,你们就丝毫不顾昔日恩情,意欲置我于死地?”
杨松却是正色道:“天师此言差矣,我等虽然暗中投靠楚王,却从未想过对天师不利。”
“我们只想劝说天师投降,纵然天师执意抵抗,兵败被俘以后,我杨氏也必然会力保天师!”
<div class="contentadv"> 听着杨松的话,张鲁心里却是好受了一些。
只不过,被最信任之人背叛,仍旧让张鲁怒气勃发,脸上布满了杀气
杨松对于张鲁十分了解,看到对方的神情以后,心中当即一沉,而后急忙说道:“天师可知,楚王殿下以及周都督对于我杨氏都颇为器重,若留我杨氏性命,亦能交好于楚王。”
“若天师不顾昔日交情,执意对我等出手,等到兵败城破之日,张氏又能好到哪里?”
面对杨松赤裸裸的威胁,张鲁心中惊怒交加,却又真的担心张卫前线与楚军交战失利,等不到关中军来援,对方就已经兵临城下了。
更何况,杨松已经提前派人截杀了使臣,就算此时再派使臣前往长安,也已经耽误了不少时间。
真要灭了杨氏满门,等到楚军攻破南郑以后,难保不会对张氏下手。
想到这里,张鲁当即就有些犹豫不决。
就在张鲁纠结着,应该如何处置杨氏的时候,却见天师府掾吏慌慌张张跑了进来,说道:“不好了,张将军在前线中了埋伏,已经被楚军生擒。”
“军师中郎将被擒以后不愿投降,被斩首示众!”
“如今张将军投降,营寨已破,楚军正朝南郑杀奔而来!”
“噗通!”
张鲁骤然听到这个消息,当即身子一软,直接摔倒在地。
那名掾吏急忙上前扶起张鲁,脸上的惊慌之色仍旧没有消散。
“哈哈哈哈!”
就在此时,杨松那虚弱而又略带张狂的笑声传来,而后有些嘲讽的说道:“当初我们都主张投降楚军,唯有张卫那厮义正词严,极力主战。”
“吾原以为此人颇有骨气,就算兵败亦会死战到底,未曾想居然也会选择投降。”
“还有那位满口狂妄之言的满宠,若非此人横插一脚,恐怕天师早在李正方前来南郑出使之时,就已经开城投降了,岂会生出如此多波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