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国庆特别篇

1935年3月2日,蒋介石飞抵重庆,自任战场指挥官,重新调整部署。

四面合围,谋图在乌江以西、川黔大道附近消灭中央红军。

红军领导层多数认为,进攻打鼓新场是最好的突破路线。

但毛主席一人却持反对意见,应当进攻周浑元部三个师八个团的鲁班场。

1935年3月10日,红军军委二部破译出一份电报,电报显示蒋介石预测红军会进攻王家烈残部的打鼓新场,派出了大量部队加强当地驻守。

最终红军听从毛主席意见再度攻打鲁班场,鲁班场兵力强劲依然未能攻下。

该战及红军的相关军事行动使得蒋介石将主力兵力调集于黔西北。

3月16日,中央红军进占赤水河东岸的茅台镇。随后,中央红军按计划从茅台渡口浮桥、珠沙堡浮桥和观音寺渡口浮桥渡过赤水河西岸,转战川南地区。

四渡赤水(1935年3月20日—4月5日)

三渡赤水河后,军委二部再次缴获密报,蒋介石已然知道红军位置,于是再次派出大量部队前来围剿。

毛主席当即做出决定,派红一军团的一个团虚张声势进军古蔺县城。

而真正的主力部队藏身在赤水河边的深山里,等待时机东渡赤水。

蒋介石判断,中央红军的目标是西进后北渡长江,遂令中央军及川、滇、黔军速向川南古蔺地区集结,加强长江和横江防线的防御,全力阻止中央红军北渡长江。

3月21日,红军主力见时机成熟,第四次东渡赤水。

3月24日,红九军团伪装红军主力,分抵习水的良村、兴隆场等地,吸引国民党军队的注意力,以掩护中央红军主力突破国民党军队设于的遵义、仁怀的封锁线。

红九军团大造声势,散布红军将攻取仁怀的消息,迷惑敌人。

25日,中央红军主力快速通过遵仁之线。27日,红九军团移师马鬃岭,并于次日分兵于长干山和枫香坝,继续伪装中央红军主力活动。

3月30日和31日,除红九军团外,中央红军主力都已南渡乌江。

南渡乌江后,中央红军开辟了进军云南、从金沙江北渡入川的前景。

但在黔滇边境有数个旅的滇军据守,阻碍中央红军北进之路。

毛主席指出:只要能将滇军调出来,就是胜利。

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中央红军采取了声东击西的战术。

4月5日,中央红军主力到达清水江西岸的高寨、羊场、白果坪地区,以少许兵力东渡清水江,向平越(今福泉)方向活动。

同时在清水江架设浮桥,虚张声势,摆出东出湖南与红二、红六军团汇合的姿态;中央红军主力进至狗场、扎佐,兵锋指向贵阳。

而在3月25日,蒋介石从重庆亲自飞往贵阳督战。

由于国军大部分主力还在川南,此时的贵阳兵力空虚。

在贵阳及其周围只有正规军4个团。

正在督战的蒋介石被来势汹汹的红军吓住,赶忙又从云南紧急调三个旅火速前往贵阳支援。

然而蒋介石万万没想到,来势汹汹的红军并未攻打贵阳,而是绕过贵阳南下直插云南。

借云南兵力被抽走的间隙,红军成功的从云南渡过金沙江,最终成功北渡长江完成最开始的计划。

四渡赤水使得中央红军的摆脱了数十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军的计划,取得了中央红军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重大胜利。

该战役保存和形成了中国革命的核心力量、巩固了毛主席在党和人民军队中的领导地位等等

例2,1957年11月17日,毛主席在莫斯科大学大礼堂接见在莫斯科学习的近三千名中国留学生和实习生。

毛主席讲话说。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呀,还是你们的。”

“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正在兴旺时期,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毛主席这句话对整整一代国人来说,都激起过强烈共鸣,产生过深远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