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喜欢叫将门,其实这些开国时候就存在的名臣功臣们都有个特点:后代多数没名气,也不会处于风口浪尖的政务口被世人关注,但多半会在更实惠的军事系统里做实缺。
其实这规律即使是后世文明时代里、依旧不会被打破。“隐性将门”仍旧存在于后世。他们通常官职军衔不会太显眼太高,但一个家族里出现多个少将中将,十几个孙子辈校官这种、其实是真实存在的。
在大宋的这年景的话,杨家将典型就是这样的类型。
只是说杨志的上两辈不成器,而只有杨文广这一系持续享受着祖上爵位,同时这一系也始终牢牢保持着杨家在龙卫军集团的影响力。
到杨博雄这一代,属于特别会钻营、会趋炎附势的一个人。听说是最早看出皇帝要重用张康国的人。
于是提前拜了张相爷庙门,待张康国荣升大宋枢密使后,身为主管军务的相爷,张枢密必须在主宰大宋的四大野战集群里找个自己人撑门面、如此才能做事。
于是杨博也就顺利出任龙卫军(侍卫马军司)都指挥使。
到达现场后,场面好不热闹。
除了“猛将如云”,杨家可谓成为了将门子弟们炫名马的场面,各种照夜玉狮子,汗血宝马,各路纨绔子弟携名模明星美女们登场。
何其壮观,看得人眼花缭乱。
作为贴身女秘书而跟着的春丽阿姨的颜值,到了这场合后竟都变路人甲。
“真不看不知道,这大东京里竟有如此多的美人,平日里我咋不知道呢?”
自语嘀咕着,高明跟着人流往里走。
来拜寿是要随礼的,随礼就要登记名帖,而这个时间正巧人特别多,于是要排队。
走着走着,感觉排前面这孙子有些眼熟,直至他侧着身子登记名帖并放下寿礼时,才发现是张康国的儿子,就是在孟州被小高和小赵联手海扁的那二世祖。
“枢密相公张康国,贺寿面一盒。”
待张云熙登记了后,管事家丁礼高声传唱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