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她也是怜惜持盈的,可这样明白地说出当年的旧事来替她求情,还是第一次,毕竟在旧都的事,谁都不敢轻易在赵誉面前提及,也是赵誉对他这位皇后一向敬爱有加,皇后才有胆子说这些话。
赵誉并没有生气,一则是他平日里虽看似严厉肃穆,可对待身边的人一向是宽仁的,二则皇后有孕之后,心肠像是变得更软了,轻易说到写旧事就会伤感,他自然会多加体谅。
他竟轻轻笑了一笑,仿佛有些无奈,“你是担心我会在她的婚事上为难?放心吧,她若真的有了好归宿,我会为在临邺城里为她建一座公主府,让她风风光光出嫁。”
皇后这才放心的笑了起来。
黄平等一干内侍宫人都是候在殿外的,见赵誉出来了,一边吩咐舆官准备,一边小心打量着他的神色。
赵誉是个喜怒不形于色的性子,想要揣摩圣意并非是件简单的事,可这对黄平等几个从东宫随龙过来的人,如今也算游刃有余了,赵誉进殿时心情尚好,出来了之后,看着却不像是高兴的样子。
却不知是为了什么事,能惹得陛下如此。
--
不久便是赵誉过宫朝拜太上皇的日子。
这一次太上皇赵桢不仅没有闭关清修,更是早早就候着了。
赵誉到了康宁殿,见太上皇立在殿外的廊下,见了他含笑道,“吾儿来了。”
赵誉上前道,“父皇恕罪,儿子好些日子不曾过来拜见了。”
当年父亲早逝,赵誉被嘉佑帝放了出来后就进了禁军里,在军中混了两年,当时正逢北朝欲发兵南下,嘉佑帝让福王赵桢出使北朝,说是说出使谈判,其实也是送去为质的。
当时去北朝可谓是入虎口,没人愿意随行,当时因缘际会,十九岁的赵誉成了随行人员,跟着赵桢去了北契,在塞外苦寒之地历经了艰险,当时虽以叔侄相称,却已经情如父子。
再后来,跟随赵桢去淮西调兵时南渡,也辗转到了临邺,跟着赵桢一起横江抗敌,在战火中建立新朝。
南边的宗室子弟里,最后赵桢会选赵誉为养子,愿将江山都托付到他手里,既因为看到了他的才能,也因当初那些相依为命的时日里,他已真的将他视作了自己的孩子一般。
两人一起步入殿内,赵桢又偏头看了看他,叹道,“怎么样,知道做这官家不容易吧?”
赵誉却道,“如今再辛苦,也不能跟父皇当年比。”
“十三啊,”坐下后,赵桢忽然正色道,“不瞒你说,今日我是有一事与你商议的。”
赵誉恭敬道,“请父皇示下。”
“当初我退位时曾说过,不问国事,可唯独有一件事,我不能不管,”赵桢看着他,缓缓开口,“那便是立嗣一事。”
赵誉微惊,他即位也不过才一年多,此时谈立嗣,实在是为时过早,可赵桢既然提了,他不能不考虑。
“那父皇的意思是……”
“英儿是你的长子,他长到这么大我都看着的,若是个纨绔膏粱那我也不说了,可他是个聪慧的孩子,平日里的一言一行我都看着的,不会有错的。”
赵誉迟疑道,“可他如今年纪着实小了些,到底是个什么根苗,还看不出来。”
其实之前就曾有朝臣跟赵誉提过,说人君即位当早立东宫,可其余大部分的朝臣都从未觉得建储之事是需要如今考虑的,赵誉便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
赵桢见他犹豫的样子,便问,“你是不是……因为那孩子的生母卑微?”
赵誉摇了摇头,他倒不是介怀赵英的身世,赵英虽并非是他的嫡子,可对外一向都是说他是皇后所出,没人知道他的生母是一个已经去世了的卑微宫女。
“儿子是觉得英儿他还太小了些,储君的担子那样重,他这般年纪就要肩负如此重责,哪里还能有一丝快活。”赵誉叹道。
他看着对儿子管教严厉,内心深处却是慈父,赵英不仅是他的长子,还是他手把手带大的,都说抱孙不抱子,可这孩子还在襁褓里时,他就一边抱着那小家伙一边和部将们讨论军务,不管孩子的生母是贵是贱,这都是他的骨肉。
“可储君就是要自小就学习治国之道,熟悉政事庶务,这样才堪当大任。”
赵誉点了点头,缓缓道,“父皇容儿子考虑些时日,再与宰执们商定。”
等圣驾离开了康宁殿,赵桢身边的内侍殿头杨应吉低声道,“上皇此时就跟官家提此事,是否操之过急了些?”
他是赵桢身边的老人,最得赵桢信任,也是如今赵桢身边唯一知道赵英真正身世的人。
赵桢听了后道,“我也知道如今是早了些,可皇后已有孕,若真诞下的是个皇子,旁人不知,可在十三眼中,那才是他的嫡子,他若有了立嫡的心思……”他摇了摇头,皱着眉头道,“且孙家是皇后的母家,日后必定一力助她的亲子,如今不将储位定下来,往后我的英儿如何争得过他的兄弟?”
杨应吉劝道,“以小殿下在官家心中的分量,往后想必也是官家最看重的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