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嗣之意

穷途 写手阿星 2806 字 5个月前

赵桢却摆了摆手答,“此事绝不能赌十三的喜恶,英儿才是我太宗血脉,这天下将来只能是他的,否则我筹谋多年岂不都付诸东流了?我一定得在皇后产子前,让官家让这储位定了。”

赵誉从福寿宫回来后一直若有所思,等到了清思殿,便将御前领班黄平叫到身前。

黄平忙上前等待旨意,他便吩咐道,“明日早朝之后,将皇子送到崇政殿来,朕要考问他近些时日的功课。”

“臣领旨!”黄平答。

赵英如今五岁多了,并未正式开阁受经,只不过是赵誉为了给他开蒙,便让翰林待诏卢允文先教他识文断字。

听到父亲要考问功课,吓得双眼睁得大大的,一张小脸上鼻子眼睛都皱到了一起,拉着持盈的袖子问,“姑姑,怎么办?”

他来了德寿宫后,就像归了林子的鸟儿一般,每日自由又快活,卢师傅教的诗文,片刻就忘在了脑后,学过的字,根本就没练过。

卢允文的性子温和,持盈又太过心软,总不忍管束得太过严厉。

“不担心,”持盈半蹲到赵英身前,安慰道,“姑姑陪着你,再把诗文记一记,把字儿都再默一默,好不好?”

赵英心里着急,害怕明日会被父亲训斥,可听着寿安姑姑的声音,轻轻的柔柔的,将他的担忧也拂去了几分。

赵英不敢偷懒,努力地背着卢师傅讲过的诗文和典故,可这么小的年纪哪里能懂其中深意,卢允文是当初赵桢钦点的状元,学问自不必说,只是他有满腹经纶对着赵英这样的孩子,讲课时一板一眼的,赵英当然不喜欢听。

持盈为了让他能记住,便费尽心思把那些诗文典故编成故事再讲给他听,如此一来,让他能记得容易一些。

外面也已经深了,屋子里的灯火已经亮着,持盈怕他累着,“英儿困了没?咱们先歇息了好不好?”

谁知赵英却摇头,“我不困,姑姑你再给我讲一讲,我怕明日又记不得了。”

持盈有些心疼,想着赵誉对他的管教实在是太过严苛了,这样的年纪,本就不知事,哪里学得进去什么学问,从前她那几位哥哥,也都是八九岁了才从傅就学。

“那饿不饿?要不要吃些糕点?”持盈又问。

怕他背书累了饿了,持盈一早就让宫人端了糕点来,可平日最馋嘴的小家伙,这次却摇了摇头。

连吃都没心思了,可见是多怕明日被父亲训。

虽然嘴上说着自己不困,可其实赵英满脸都写满了困意,眼皮不时耷拉下来,又被努力地撑了上去,持盈拿着书,讲着讲着一转头,就见小人儿已经趴在桌上睡着了。

见着他乖乖趴着的小模样,持盈眼中的怜爱涨满,心也软得不行,轻轻将他身前的纸墨移开,就弯下腰去准备抱他。

殿内的内侍看了一惊,忙上前来,抢着去抱小殿下。

谁知持盈却冲他摇头道,“没事的,我抱得动。”

她坚持自己抱,五岁多的孩子已经是不轻了,她身子又弱,一旁的阿棠也禁不住担忧地道,“殿下当心!”

可此刻持盈却像是格外有力,一下子就将赵英横抱了起来。

他们不会知道,这一刻于持盈而言有多珍贵。

嘉佑八年,孩子出世,就在当日夜里那个小襁褓就被包进了宫里,她没能看他一眼,抱他一次。

被抱走的时候,持盈只恍惚间听到过孩子的哭声,后来被送回了九安山的持盈,总觉得自己好像听到了孩子的哭声,她无数次地想,那一晚,刚来到人世的孩子是不是也知道要离开母亲了,是不是也不想要她抱一抱?

那时候的小家伙,那么小小的,一定很轻吧……

将赵英放到床榻上时,她的额上已起了一层薄汗,到底还是有些累的,可看着他闭着眼睛睡得香甜的样子,再累都不觉得了。

持盈替他将鞋袜除了,又抽出被子来轻轻盖上,连被角也细致地掖严实了,这些小事她都坚持亲力亲为,不让宫娥们插手。

她的动作轻柔,赵英一点没有被扰到,睡得正沉,持盈就坐在榻边看着,一眼不都不敢眨的样子,又忍不住伸出手,就他额前那些细碎的头发捋到一边,小心翼翼地,像在碰什么易碎的稀罕物。

小家伙当然不知道,此刻停在自己身上的那道目光里含着多么强烈的眷念。

持盈偏头看着眼前的小人儿,唇角不自觉地微微上扬,用那微乎其微的声音喃喃道,“我的小皮猴,慢一点长大好不好?不然,往后可真要抱不动了……”

(/39343/39343427/4813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