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家坐马车,严管家驾车,江流和连翘一起步行跟随。
京都附近正逢灾荒,原本繁华热闹的洛阳城,也比往年冷清了些。
路过平康街,走过开阳路,穿行两个巷子,前面的路忽然堵了。
许多百姓聚在一个宅子前,交头接耳说着什么。
江流跑过去问,很快回禀说,朝廷查抄太仓令蔡康,百姓在外面看热闹,故而把路堵了。
“抄家啊?”
沈连翘第一次见到这种场面,忍不住踮起脚看。
只能看到人头涌动罢了。
地上也很干净,并没有掉落什么元宝珠玉之类。
她疑惑道:“太仓令是做什么的?”
江流小声道:“跟着大司农掌管钱谷,是这回负责赈灾的官员。”
负责赈灾的啊?那他的确赈得不怎么样。
“怎么就抄家了?”沈连翘拍了拍道旁的大树,一脸好奇。
江流小心地笑,就是不说为什么。
“因为民乱。”马车里突然传来声音,车帘掀开,东家走下来。
“你想看热闹吗?”他看着恨不得爬到树上的沈连翘。
“想啊。”沈连翘道。
孔佑向前走去。
“是不是昨日上东门的民乱?”
“一个民乱就抄家了?”
沈连翘一路小声嘀咕,孔佑只漠然前行,没有应声。
直到距离人群很近,他才转身道:“先有民乱,后有暴徒冲撞宫门,陛下震怒,御史趁机上奏,才要查一查太仓令,好平民怨。”
沈连翘连连点头。
那昨日的事,看来是针对这位太仓令了。
“不过……”她低声道,“这人是不是背黑锅的啊?”
孔佑哑然失笑。
他脸上淡漠的神情散去,眼神一瞬间清亮,倒映她的脸。
洛阳城街道里,孔佑第一次端详沈连翘的面容。
她虽然消瘦却不羸弱,鹅蛋脸,额头几缕碎发,头上只插了一支鱼骨簪,若不是细心看,会觉得只是寻常的京都女子。
可她的眼睛,却灵动得像在阳光下扑闪翅膀的蝶。
因为这一双眼睛,她的眉眼,她的鼻梁,她小巧的檀口,都生动活泼起来。
安静时如初春在枝头含苞的木兰,笑着时,却又一瞬间宛如牡丹。
生机勃勃,美得脱俗。
如水如风,沁人心脾。
孔佑已经很久不回京都,都忘记洛阳繁华地,才子佳人多了。
他在一瞬间的失神中想了许多。
见孔佑不答,沈连翘道:“东家放心,昨日上东门外的事,我是不会说的。”
孔佑点头道:“你挑起了民乱,有什么好说?”
他眼中含着促狭的笑意。
沈连翘一时气结,正要辩驳,却忽然听到喧闹声从百姓围着的地方响起。
“让开!让开!”是官兵驱赶人群的声音。
“啪——啪啪——”是皮鞭在空中挥舞的声音。
人群轰然而散,然而对方毕竟来势汹汹,走得慢的,少不了摔倒在地。
沈连翘跟着人群往外走,可就在此时,一根皮鞭从天而降,向她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