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怪昨日邙山出了事,汤瑞写了一夜呈报公文,这才站在大街上都险些睡着。
好在因为三番五次折在魏光嗣手里,他已经想好应对之策。
汤瑞拢袖施礼道:“大人说的都对。”
都听你的,这总行了吧?
魏光嗣面露欣慰点头道:“匈奴之事迫在眉睫,看来汤大人也会为陛下分忧啊。”
分什么忧?
汤瑞怀疑自己再次被魏光嗣算计。
待他们转过身去,汤瑞试探着问孔佑道:“请问世子爷,为陛下分忧什么啊?”
赶紧问清楚,好记在笏板上。
“好像是要打匈奴,”孔佑道,“魏大人在举荐将才。”
汤瑞心中顿时“咯噔”一声,一时间头晕目眩险些晕倒。半晌才想起自己是文官,上阵杀敌的事,应该还轮不到他。
汤瑞揉了揉自己的脸,迷糊过来。
谢天谢地。
上朝第一件事,是禀报昨日的邙山叛乱。
贼首杨啸已经被杀,其余贼人经连夜审问,已供出他们前往邙山的目的:截杀晋王和世子,同皇帝谈判。
至于谈什么,自然是要重审旧案,救出被关押在天牢的太尉杨秋皓一族。
皇帝勃然大怒。
“先帝曾赐杨秋皓丹书铁券,孤恪守孝道,对杨氏多番忍让不忍诛杀,哪知他们竟然敢犯上作乱了!刺杀皇子,真是天理难容!果然蛇鼠一窝,不可姑息!”
皇帝寥寥几句,把提拔任用杨秋皓的责任,甩给了先帝。
而杨秋皓刺杀先太子,杨啸又刺杀皇子,这样的谋逆之举,无论多少丹书铁券,也救不了了。
“不必等明年秋!”皇帝道,“速速核定案情,斩杀奸佞!”
大殿上乌压压跪了一片重臣,他们一面惊骇杨啸的鲁莽可恨,一面又暗自揣测太傅之位将由何人补缺。
向来雪中送炭少,落井下石多,辛苦钻营,大多是为一己私利。
当下便有人提议了太傅人选,却被皇帝一一驳回。
龙颜稍安,皇帝锁眉看向孔佑道:“世子心中,可有合适人选吗?”
孔佑抬步出列,施礼道没有。
就算有,此时也不能说。
事实上,有几个刚刚因为被提名面露得意的大臣,此时已经紧张起来。
他们担心孔佑提起自己。
孔佑的身份毕竟有些尴尬,被他推荐,就不是好事了。
轻则被皇帝嫌弃,重则有结党的嫌疑。
皇帝道:“既然你已经去邙山祭祖,孤也已经往各州府郡县下发文书,把你的身份昭告天下,那修建世子府的事,也该提上日程了。”
先太子住过的东宫,自然绝不可能让孔佑居住。而先太子晋封太子前居住的秦王府,早就摘掉牌匾,换成了晋王府。
即便那里没有新的主人,也因为是王府规格,孔佑不能居住。
京都的世子往往都是跟随父亲入住王府,如今要给孔佑开府,是彰显陛下对先太子的敬重,以及对孔佑的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