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下朝回来的汤瑞正饿得头晕眼花,听到鸣冤鼓的声音,原以为是个小案子,哪知道皂吏来报,说长街上已经挤满了人。
“是民变!”
汤瑞吓得胃口全无,丢下碗筷捡起官帽跑出去。
铺开状纸,大致看看,都是为了前阵子抓进来的读书人。
其中一人,名江恨晚,正是带头闹事的。
汤瑞立刻升堂问案,挑了十几个人进来。
他一眼就认出了沈连翘。
没办法,当你同一个人打交道太多次,而且屡次败在她手里,就总会把她记得很清楚。
沈连翘,原名良辰,良氏遗孤,传说也是如今大梁的郡主。
她这些身份原本都没什么,要命的是晋王殿下和世子爷,似乎都对她格外关照。
好在晋王殿下和世子爷如今都在北地打仗,远水救不了近火。但汤瑞很细心,他知道沈连翘还有个哥哥,大梁国骠骑大将军萧闲。
那位爷,目前可就在洛阳城呢。
汤瑞顿时觉得头皮发麻。
这事处理好了,能得政绩。处理不好,就是邦交问题。再差些,无论是哪位爷从北地活着回来,都少不了给他苦果子吃。
可陛下有严命在前,要饿死那些读书人。
汤瑞这些日子一再削减牢里的伙食,虽然没有真的把人饿死,但也没打算放出去。
他不愿意杀死无辜的人,也不想自己被皇帝责骂。
得了,来这么多人,事情已经大到可以禀明陛下了。
汤瑞立刻写一封急信,差人送往皇城,等丞相送呈陛下御批。
信送出去,他才开始审案。
“沈氏,”汤瑞道,“你且说说,江恨晚聚众闹事,本官把他下牢问罪,有何冤屈?”
内侍把消息带到皇帝面前时,皇帝正同刚刚进宫的卫美人共用早膳。
桌案上摆着蜂蜜花生、蜜饯银杏、翠玉豆糕、甜合锦四样糕点;姜汁鱼片、五香仔鸽、砂锅鹿筋、一品官燕四样荤菜;另有杏仁豆腐、豆沙苹果、薏仁米粥、玉笋蕨菜、白面窝头几样。
卫美人坐在皇帝对面,神情拘束不安。
“怎么?”皇帝见卫美人不怎么动筷子,问道,“吃不下吗?”
卫美人惊慌起身,回答说是因为昨日吃了夜宵。
“一碗清粥,只吃了五口,算什么夜宵。”皇帝闻言笑了笑,卫美人却更加慌乱。
昨夜吃夜宵时皇帝并不在她身边,却清楚地知道她吃了五口。
那么她在这宫里的一举一动,岂不是尽在皇帝眼中?
一丝冰冷的寒气从心中散开,让她想要找一处地方躲藏。
皇帝斜睨卫美人一眼,接过了内侍递过来的奏折。
“这些刁民说是要为那些读书人申冤,其实还不是在抵制税法吗?他们怎么就不懂呢?征税是为了跟匈奴打仗,等仗打完了,自然就可以降低税赋。难道这些钱,进了孤的私库不成?”
内侍垂着头,不敢作声。
“告诉汤瑞,”皇帝道,“所谓杀鸡儆猴。不管他们来了多少人,有卫尉军多吗?”
内侍的头垂得更低了。
“陛下的意思是?”
“告诉他们,除非战事一个月内结束,否则税法不变,谁敢闹事,就地正法!”
就地正法?
这是要当街诛杀百姓,以儆效尤了。
内侍带着皇帝的口谕退下,带上两队卫尉军,手提弩箭,向京兆府方向奔袭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