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 水利大事

“陛下,要征役?”黄守才低声问道。

黄守才心中并没有将自己看做是官吏,他自认为还是个普通的百姓,因此对于筑堤,他首先想到的是役夫,若是因为治水而征役,百姓还是一个“苦”。

“不,”朱由检摇头道:“给工钱招募,愿意来的来,若表现出色,可以在水利衙门安排职位。”

比起征役来,如此举措少了民间对朝廷的怨怼,也能真正招收到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人来。

河道的防治说完后,朱由检又看向殿外,开口道:“你们觉得,京师的防洪好在何处?”

这有什么好问的,京师是帝王所在,一切自然按照最高标准,比如宫殿的建造,就是在地势高的地方,就算洪涝,也淹不到宫里来。

还有,便是城中的明沟暗渠了。

元大都在建设时,就很好得规划了排水系统,依北高南低的地势,大都城的南北主干道两侧,都有排水干渠,沟渠两旁还有东西向的暗沟,引胡同内的雨水排入干渠。

大都城城墙还有向城外泄水的涵洞,涵洞底部和两壁以石板铺砌,接缝处勾抹白灰,并平打了很多铁锭。

涵洞顶部用砖起券呈拱形,中部装置着一排铁栅栏,很好得起到了排水的作用。

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明北京城,拓宽南城,开挖南海,扩大了原太液池的水面,在排水上,保留和疏浚了元大都的排水沟渠。

周堪赓将这些说了,遂即明白了皇帝的意思,不禁苦笑道:“臣明白陛下之意,只是若每个城镇开挖明沟暗渠,加建涵洞来排水,这银子,怕也不够使的。”

“是,朕当然知道,”朱由检指着沙盘道:“在靠近河近的城镇,只挖明沟排水,水利衙门的兵卒定期疏浚,以防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