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一半的时候叶瑜就被叶父背在背上。
叶瑜挣扎了一番,觉得自己还能走。
叶父大掌摁住他的腿,“听话,爹背着你走,一会到县里带你去吃馄饨。”
叶瑜的小力气哪能跟叶父比啊,只好乖乖攀住他的脖颈。
叶父说的没错,他个子高脚程快,不用迁就叶瑜的速度后,两人很快就能远远望见城墙。
按例制,州县城门为一道门,而城墙用料主要是石头,外贴一层青砖,城墙上还有阁楼和箭楼,两者内皆有官兵巡视。
两位身穿制式衣裳的官兵守门,要进城一人就得交一文钱的税。
越靠近城门周围越安静,许是因为很久没见过这么高大的建筑了,叶瑜抬头看见黑河县三个大字的时候心里不由泛上几分感慨。
很快就轮到父子俩交钱,交完钱,便能进到县城里面。
一进来,叶瑜第一眼看到的是贯通东西南北的大街,街上有许多小商贩,他们没有固定的铺子,所以推车做生意,一样挣钱,人声鼎沸至极。
只通过这一幅场景,叶瑜就能断定这个时代商业颇为发达。
叶父看看天色,道:“先去回春堂找吴大夫给你诊脉,再去店宅务。”
叶瑜点点头,爷俩顺着大街往前走了约一刻钟。
一转弯,叫买叫卖声瞬间小了几分,再往里走,就更安静了。
黑河县形制四四方方,被两条交叉的大街分成四块,西北方向是衙门所在地,县里唯一一家私塾就坐落在那里。
东北方向是住宅区,县里富贵人家的宅子几乎都集中在那一块。
西南方向就是他们如今的目的地,各种各样的私塾、客栈、医馆等私人铺子都开设在这里。
至于东南嘛,就是贫民区了。
回春堂,是黑河县唯一一家医馆,属于家族传承,据说回春堂的第一任坐诊大夫曾经在宫里当过御医,告老还乡后在家乡开了一家医馆回报乡邻。
传言真实性已不可考,但回春堂大夫的医术还是极好的,尤其在小儿病这块,常有其他县城的病人来此求医。
父子俩进了回春堂,今日倒是难得,堂里病人不多。
叶瑜皱着鼻子,不愧是医馆,一股浓郁的中药味。
叶父先是问了问小工,“吴大夫今日可在?”
待那小工查过簿子,才点头,“吴大夫今日正好出诊。”
随后叶家父子俩就被领到了回春堂后院的小屋子里,吴大夫正好在那儿看书。
让叶瑜惊讶的是,都过去挺长时间了,吴大夫竟然还记得他们。
“快坐,看面色,你们家小儿已是大好了吧。”
吴大夫摸摸胡子,脸上有几分欣慰,他还记得叶家父子的原因,就是他们家实在和睦,太难得了,还有叶父叶母对孩子发自内心的疼爱,这才叫他印象深刻。
叶父感激道:“多亏您开的方子,宝哥儿确实好了不少,如今再来,就是想叫您再给他诊治看看。”
吴大夫闻言,叫叶父把叶瑜抱上椅子,经过一番望闻问切后,才仔细叮嘱,“病是痊愈了,但你家这孩子身体底子差些,日后可得多注意,他体质偏寒,家里若是有条件,可多让他吃像山药、桂圆、羊肉这类温补的食物,属性寒凉的少碰,像西瓜这类的瓜果就最好不要吃。”
“要不然冬日里就难受了。”
“需不需要再开个方子?”叶父一听就紧张了,他深恨自己没能给孩子一个好身体,若是宝哥儿能满月出生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