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开个调养的药方子吧,先吃上一两个月,然后根据他的脉象再进行更改。”
吴大夫再三斟酌开了个药方,“按照这个方子去前边找药童抓药,温水三煎,早晚各一副。”
叶瑜想到之前喝过的苦药汁子,再看吴大夫开出的药方时瞬间就苦了脸,中药的滋味实在是一言难尽,不仅仅是苦,还带着酸,反正难以下肚。
而且他爹在药童抓药的时候,还见缝插针请吴大夫写了满满一页的注意事项,什么不能吃什么不能碰都写的明明白白。
他扒着叶父的胳膊踮起脚尖偷看,虽然大部分的字还不认识,但光猜都能猜出来大致意思,这让他很不自在,感觉自己就跟个玻璃娃娃似的,仿佛一碰就碎。
叶父以为儿子是饿了,呼噜了一下他的头,“饿了吧,一会咱就去吃饭。”
药童给他们抓了能吃半个月的药,就这,也足足花了三两银子,除此之外还有看诊的费用,心疼的叶瑜呲牙咧嘴。
由于叶瑜长得玉雪可爱,这动作做出来也不难看,反倒叫药童见了失笑,“这小儿,竟还认得钱呢。”
叶父疼爱的摸摸他的头,“钱是小事,你身体健康才是大事。”
话虽如此,叶瑜仍旧是边看叶父掏钱边哀叹,这钱可真不经花,这时候农民连病都不敢病,一旦病了主要就靠自己熬,熬不过去也没办法。
等钱货两清,叶父将药包塞进筐里,然后牵着叶瑜的手往外走。
第15章 鲜肉馄饨
叶父所说的馄饨摊子支在南街,虽没有铺面,但因为价格便宜用料实诚,在整个南街都有几分名气。
“叶老弟你咋来县里了?哟,这是你家小儿?长得真俊,随你!”
摊子主人是一对夫妻,丈夫姓陈,两口子个子都不高,叶瑜目测大约有一米六多一点,七成新的棉衣洗的干干净净,手指甲剪到齐肉,一看就知道是利落人。
“哪里,这孩子还是像他娘多点。”
叶父见有人离开,空了个小桌,便带叶瑜坐了上去,“来两大碗馄饨,还得麻烦你们帮忙把这两块饼子热一下。”
陈摊主接过饼子,笑道:“有啥麻烦的。”
然后两个人趁着客人不多,又聊了两句。
叶瑜听他们聊天,得知叶父与陈摊主是在县城修城墙时认识的,当时陈摊主在城墙边支了个茶水摊,一文钱就可以无限续茶水,就挣个辛苦钱。
后来两人一见如故,到现在已经交情颇深。
大碗馄饨用的是海碗,一碗八个大钱,里头约有二十个馄饨,各个皮薄馅多,发黄的汤上撒着翠绿的葱花,一看就叫人食指大动。
虽然说是鲜肉的馄饨,但里面也只能尝到一点点肉沫罢了。然而味道是真鲜美,包馄饨的手艺也好,就没一个馄饨是破皮的。
连汤带水的吃下去,全身就热了。
当然这一碗馄饨肯定不够叶父吃的,他主要还是用棒子面饼填饱肚子,早上村民给的饼子,热过之后依旧偏硬,但带着点甜味,多嚼几下确实越嚼越香。
叶瑜人小胃口小,馄饨吃了三分之二就饱了,剩下的则是让叶父包圆了。
等吃完饭,得知叶家父子俩想去店宅务那里,陈摊主想了想,问道:“你们是想在县城里租宅子还是租铺子?”
叶父回答:“先是准备看看,要是有合适的就租个铺子。”
陈摊主一拍桌子,“这不是巧了吗?最近我家邻居正想把他家的店面租出去呢,你要不去瞅瞅?别的不说,租金这块,比起店宅务就能便宜不少,那店面我也去看过,位置大小都合适,但就是因为我已经跟其他人谈好店面了,所以没成。”
“你要是有想法,我这就带你去。”
“行啊,那你家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