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瑜闻言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适合烧陶的粘土需要土质细腻,颗粒大小均匀,村边上有这样的土倒是一件方便事,不用再去其他地方寻找。
第二日一早他们便开始择土制作陶坯,此时天才刚亮,姚陶匠旁边已经围了一圈人,但他依旧淡定自若,吩咐人把铲回来的粘土细细淘洗过滤,将里面夹杂的小石块和草根之类的杂物去掉,最后晾晒在草垫上的粘土呈现出深棕色。
姚陶匠拿一块粘土放在转盘上,脚开始匀速踢动转盘,粘土通过他的手和拉胚工具渐渐变成陶土坯子。
他边做边说:“刚开始转动转盘的速度要慢一点,双手需要一直扶着粘土,做陶罐要往外拉,这样做出来的会宽一些,做水壶可以往上拉,会高一些。”
随着他的话,一个完整的陶罐逐渐出现在他手中,算不得美丽,但自有一种朴实的美。
姚陶匠做完陶罐之后让开地方,叫其他人也过来试试。
叶瑜第一个抢到位置,他搓搓手掰了一块粘土放在手心,看的时候觉得姚陶匠制作得很轻松,然而自己上手的时候就知道塑形有多难了,不是这边缺一个口,就是那边薄厚不均。
到最后他索性破罐子破摔,不管有什么缺点,先完整做成一个陶坯再说吧。
叶瑜把陶杯做好后,姚陶匠将其拿起来,仔细观察了一会,然后说:“不够平整,开窑烧陶的时候轻则裂口,重则全碎。”
叶瑜听到这话倒是没有什么尴尬的感觉,毕竟是第一次制作,出现问题实属正常。
果然姚陶匠后来也是这么说的,“他刚开始就能做成这样已经算是有天赋的,只要再制作两个,熟练起来就不会再出现这些问题。”
接下来全村人都尝试过制作陶坯,还别说,虽然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有些还真能送进窑里进行烧制。
因为他们对陶坯外边并没有什么要求,不需要有漂亮的花纹,所以中间省略了画坯的步骤。
他们村里的馒头窑一次可以容纳几百件陶器,因此制作出来的陶坯数量也相当可观,叶瑜打眼一瞧,草垫上放着满满当当的陶坯,其中有陶罐陶杯陶碗陶盆陶缸等,都是常用的器具。
姚陶匠说:“等明天开始,我跟秦木匠一起制作些模子,日后再捏陶胚就不用这么麻烦。”
叶父说:“那就麻烦二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