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套话说两句也就够了,紧接着叶瑜他们按照姚陶匠的指挥将所有的陶坯都放置到窑炉匣钵中,那些形制稍大且外壁厚实的陶坯放置的地方距离火口更近,小些轻薄的则是要放远一点,而且为了让陶坯受热均匀,各种坯子之间还需要隔开一定的距离。
一般来说陶器烧制需要一整夜的时间,大约四个时辰,而且在这段时间里不能停止向窑炉供应煤炭,因此村里特地派人守着窑炉,他们同时也负责观察火标的颜色,以此来确定什么时候开炉更合适。
第91章 开窑
叶瑜起床洗漱之后从桌上拿起用草纸包着的小米煎饼, 边吃边往馒头窑走,他到时坡上已经站着十几个人。
他们眼前映着橙红色的火光,高达一千多度的温度将窑炉里的陶坯渐渐烧制成型。
姚陶匠说:“咱们还得再等一天一夜, 将风口全都堵上之后, 窑炉里的火焰会自己熄灭, 在熄灭之前千万不能开炉,要不然炉中温度下降的速度太快,会导致陶器破碎。”
正好趁此时间,村里守着窑炉的人可以回家好好睡一觉, 第二天再过来开窑。
姚陶匠此刻也没闲着,他带领村子里手巧些的村人用粘土制作了些模具,像是盘子、杯子、罐子之类的,细细算下来数量可不少,日后只需要将粘土放进模具中塑形, 就不用他们再辛辛苦苦制作陶坯了。
叶瑜坐在椅子上学着姚陶匠的动作摆弄着粘土, 说是制作模具,其实更像是在玩泥巴,他揉着揉着便开始神游天外。
脑子里从陶器联想到铁器和玻璃, 能烧制玻璃的温度也可以炼铁, 同时玻璃需要的原材料是石英砂、纯碱、长石以及石灰石等, 炼铁也只需要铁矿石。
更重要的是这几样材料并不罕见,回头可以试验看看,村里如今缺铁制品,像是铁锅和农具,家家户户都珍惜极了, 就算如此也基本上烂了一半, 连叶瑜自己家的铁锅中间都漏了一个洞, 只能修修补补勉强着用。
铁质的武器也很重要,在如今这个世道,说句不好听的,谁拳头大谁才有话语权。
还有玻璃,现在他们的窗户上糊的是一种韧皮纸,虽然能够挡风遮雨,但透光性很差,就算是白天有时候屋子里也是昏暗至极,要是能换成玻璃窗就好了,别的不说,玻璃的透光性真的可以称得上是数一数二。
叶瑜脑海里杂七杂八想了很多,因此手上的动作便有些漫不经心,导致他最后捏出了个四不像的陶坯出来。
叶瑜心虚地四处看看,见没有人关注他,这才把陶坯随意揉把两下毁尸灭迹。
中午他们各自回家吃饭,叶母放下手里的针线,对叶瑜说:“天太热,我今儿做了鸡丝凉面和糖拌西红柿,你快去洗把脸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