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入城时街上人多,僻静一点的客栈要走到内城去,不大好找,便在外城找了间。国都有宵禁,夜里倒算安静,可清晨街边铺面接二连三的开张便有些吵了。
赵珩没有睡回笼觉的习惯,他睁开眼在床上缓了会儿,隐约听着窗外似是聚了些看热闹的人。客栈一楼是间茶水铺,不管在哪座城,茶楼酒馆总是消息最灵便的地方。
“……那人也真是命大,一路从南平关跑过来,一身的伤,竟也坚持到国都了!”
“!到了国都又能怎样,大司马一手遮天,他入了国都那不等于是羊入虎口么,不死也得扒层皮。”
“都散了吧,甄家势大,又得陛下宠信。那萧裕是大司马的亲外甥,谁能把他如何!”
“说的也是……不过国都到底还不是大司马的天下,那人眼下被监察府的人看管起来,监察府的府监大人公正廉明,当不会轻易屈从吧。”
“谁知道呢,官场上的事儿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便是案子查出来了,陛下的心思却也不是咱们能琢磨透的……”
赵珩竖着耳朵听了会儿,心中已然有数,看来赵平都那里进展颇为顺利。
一行人起床后在一楼大堂吃了早食,茶水铺子仍是围了一堆人,便是客栈大堂里也有许多人在说今早那件事。
李玄度掰了块馒头沾了沾汤,慢悠悠的塞进嘴里嚼了嚼,道:“萧裕这件事在国都发酵的还挺快。”
“那人入城时正是城门最热闹的时候,城外的百姓赶着进城摆摊,城内又有许多赶着外出办事儿的。国都天子脚下,明晃晃的追杀,自然引来无数人瞩目。”赵珩说道。
方野眼睛一瞪:“追杀?!”
赵珩笑道:“同我们没有干系,这样大惊小怪做什么。”
芳唯听了摇摇头:“这些人未免胆子太大了。他们说的甄家就是顾将军的岳丈家吧,我听说顾将军娶了甄家小姐。”
“就是他家。”赵珩说着瞥了眼芳唯,见小丫头只不咸不淡的应了一声,也没再多说什么。
“先生,国都有什么好玩的地方么?”赵琮吃完饭抹了抹嘴,脑袋往外张望着,见街上人头攒动,心也跟着飞了。
“你是出来玩儿的?”李玄度好笑道:“国都是天下学子向往的地方,国都的翰林学宫拥有天下最多的藏书,不少读书人来国都都是为了进翰林学宫。”
“我们也要去么?”赵珩问。
李玄度点点头:“翰林学宫很难考进去,我们又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考一个学宫。不过学宫外有藏书阁可供读书人翻阅,不需花费银钱。这是当年隐太子立的规矩,为的就是让穷苦的士族也能有机会读书考官。就是不知道这规矩现在有没有更改。”
“等下去看看便知。”赵珩道:“隐太子为民争利,的确令人敬佩。”
“先生,那翰林学宫许女子进去么?”芳唯急急问道。
李玄度点头道:“曾经是许的,隐太子妃便时常出入翰林学宫,她的学识气度不输男儿,国都第一才女可不是浪得虚名的。”
芳唯一脸钦佩。
赵琮一听当即垮下脸来:“又去学宫啊!”
赵珩敲他脑门一下:“读书同习武一样,贵在坚持。再说你怎就知道翰林学宫没有收藏些武功秘笈呢。”
这么一说赵琮就支楞起来了:“对啊!先生也说了翰林学宫是天下藏书的最多的地方呢!”
李玄度笑着摇了摇头。
国都人口密集,即便已过端午佳节,街上行人依旧不少。翰林学宫在国都城西的翰林街上,相比起来,翰林街便要清净许多。
翰林学宫已建成百年,大门虽不甚气派,但古朴雅致。便是赵琮这般跳脱性情来到此处也安静下来,放轻了脚步。
方野去询问看门的小童,不大会儿折身回来,道:“诚如先生所言,翰林学宫外殿是可以自由出入的,不用花银子。不过需得保证不损坏书籍,否则要照价赔偿的。”
李玄度点了点头:“如此甚好。”他拢着袖子看着翰林学宫的匾额,上面的题字大气舒展,忍不住道:“依旧如此,属实难得。我们进去瞧瞧吧。”
外殿倒是有不少人,也有安放桌椅。有人低声诵读,有人奋笔抄书。虽人多,却不觉吵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