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大巫(江甯) 江甯 2432 字 5个月前

“他的事儿我们不管,也管不起。我们到国都已有月余,南平关之事据闻已经有了定论,近来国都朝堂不太平,之后只怕更甚。我们收拾收拾东西,尽早启程离开吧。”

“哎呀大哥!先生还没说话呢……”赵琮小声嘀咕:“不是什么大事儿,就是请先生帮忙看诊,元公子的弟弟生了病,至今也没有大夫能医治。”

赵珩冷冷说道:“国都是大周最繁华之地,人才辈出,若连国都的大夫都医不好,那病情势必极为棘手。若医得好皆大欢喜,若医不好,反倒要怪到先生头上。我们与元公子并无深交,为此冒险不值得。”

赵珩知道李玄度巫的身份,他不得不多顾虑一些。

“可是元公子说只请先生看看,他心中有数,就算医不好也不会怪我们的。”赵琮挨挨蹭蹭的凑到李玄度身边:“先生~”

李玄度垂眸寻思一瞬,道:“可以。”

赵珩不赞同道:“先生……你会暴露……”

李玄度摇摇头:“无妨,只是看看罢了,我又不一定能医。看过之后我们便启程出发。”

李玄度心中也有自己的考量。姬元煦非寻常贵族。如今赵平都为大周守边关,并不受朝廷信任。且不论姬元煦的身份如何,又打着什么主意,尽量和此人保持一个良好的关系,对毫无根基的赵家人来说并不算坏事。

“我这就去告诉元公子这个好消息!”赵琮高兴的快蹦起来了。

“你这样子恐怕日后要被人骗了去,那元公子什么身份什么家世我们都不清楚,你倒好,把先生老底儿都快给人家掀了。”芳唯也觉得赵琮有些冲动了。

赵琮不好意思的挠挠头:“我,我就是觉得同元公子聊得来,也不是什么人我都帮的。”

李玄度笑道:“阿琮侠肝义胆,有助人之心,这是好事。但凡是也要量力而行。”

赵琮忙拱手道:“阿琮谨遵先生教诲。”

赵珩冷哼一声。

第56章

“皇兄,那是在干什么?那些百姓围了好几层,是有什么热闹瞧么?”姬元曜坐在马车里,浅浅撩开帘子往外看了眼。

姬元煦探头一瞧,见前方围观百姓不停喝彩叫好,便笑道:“那是杂耍,江湖上的手艺人亮绝活。你若想看,稍后我们看过先生我带去你望月楼,那里可以俯瞰整条街。”

姬元曜点了点头,他并不在乎看大夫这件事,他本也没报什么希望。

但姬元煦却十分紧张。前两年他巡查西北时,在武威城听说过李先生的事儿,武威城的百姓几乎把他奉为神人,那时他并未完全相信。后来接触下来,他越发觉得此人深藏不露。

带二皇弟去看诊是件极为冒险的事儿。首先且不论自己的身份会不会被李先生察觉,若此事泄露出去,甄世尧一定不会放过自己,甚至也可能会给二皇弟带来麻烦。当然,他更担心二皇弟的病连那位李先生也医不好。

姬元煦与姬元曜虽非一母同胞,甄世尧又视自己为眼中钉。但在姬元煦看来他们是兄弟。他总是想起小时候,母后薨逝,小皇弟就算身体不舒服也要坚持陪着自己。他用肉乎乎却冰凉的小手紧紧握着自己的手,告诉他:“曜儿会一直陪伴大哥的!”

“皇兄?是不是到了。”

马车停了,姬元煦回神过来,撇过脸眨了眨泛红的眼,涩然道:“就是这里了。”

翰林学宫附近住的多半都是来国都游学的读书人,因此小院修建的规整干净,院中栽种些花草,颇为赏心悦目。

李玄度正坐在藤椅上指点赵珩兄弟俩练剑,听方野来报,说是元公子到了,这才施施然起身迎了出去。

甫一照面,他便将目光落在姬元煦身边那少年人身上,微微一诧。

姬元曜也打量着李玄度。不知为何,他第一眼见此人便觉压抑在心中的万千苦痛豁然有几分疏解之意,他神思清明了,落在李玄度身上的目光也变得灼热起来。

赵珩察觉少年的眼神有些不甚高兴,冷声说道:“哪位要看病?动作快些,我家先生午后要补眠。”

姬元煦早就习惯赵珩阴晴不定的脾气了,他笑着对李玄度拱拱手:“李先生,这位便是我弟弟了,弟弟久病缠身甚少出门,不常与人打交道,失礼之处还望先生见谅。”

姬元曜这才回神过来,也忙拱了拱手:“先生见谅。”

李玄度抬手指了指院中石桌,道:“今日天气不错,不如在院子里稍坐坐?”

“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