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放羊的老翁瞧见骏马上的古厝,隔着老远便热情招呼:“古厝将军!”
古厝抖了抖缰绳,骏马哒哒哒跑了几步,在羊群不远处停下。
“老翁,可是有什么事情?”古厝下了马,牵着马绳缓步走到一旁的小溪前饮马。
那老翁跟着走了过去,哈腰问道:“听说王庭要打仗了?”
古厝长眉一挑:“老翁从何处得知?”
“许多牧民都这么说。据说是陇西的杨氏找来了,要和咱们联手把南平关抢回来。”
“此事尚无定论,老翁莫听信谣言。”
“那也还是有可能打的。唉……这才消停了几年呀,安安稳稳的不好么……”老翁低声喃喃了一句,转身便要离开。
古厝见他神态纠结,又将人喊住:“听老翁的意思是不想打仗?”
“哪个想打呢?”老翁叹了口气,就地盘膝而坐:“自那年苏达赛山攻下大周西北六城,王庭的百姓可过上一天好日子了?老汗王横征暴敛,塔山嗜杀无度,又使王庭陷入内乱,不知死了多少草原好儿郎。是阿润汗出头,把我们这些弱小的部落集合起来,抢回了属于我们的地盘、牛羊和粮食,又与大周重修于好。虽然西戎丢了南平关,但百姓的日子却一天比一天好过了,至少大家都能有条活路。”
他指着低头吃草的羊群,笑道:“瞧,草原风调雨顺,牛羊也结实,这几年牧民手里头有钱啦。南平关的赵都督重整互市之后,价格稳了下来,牧民们也更愿意去互市闲逛,置换些南方来的好东西。家家和乐,日子多好啊!”
古厝望着膘肥的牛羊,心里有些五味杂陈。
“可自打大周那些门阀们反了,来往互市的商人便越来越少了,互市跟着萧条下去,牧民们也换不到什么好东西了。打仗,大人物们上嘴唇碰下嘴唇的事儿,可我们小老百姓就遭殃咯。不光要缴更多的米粮给王庭,还得把家里的男人送去战场,能囫囵个回来都是长生天保佑呢。”
古厝沉默了。
老翁看了看古厝,咂摸下嘴,笑道:“古厝将军也不愿意打仗吧。”
古厝道:“老翁为何这么说?”
老翁向王庭方向张望着,拿下巴点了点:“想打仗抢地盘的都在大汗的王帐里呢。古厝将军不带侍从,一人纵马闲逛,想来也是为此烦忧吧。”
古厝叹了口气:“老翁知我啊。”
他望着连绵不绝的辽阔草原,心中不曾有半分开阔,反而像被困在迷途。
“我时常在想,中原混战,我们是否有必要掺和进去。虽然我西戎兵强马壮,可大周那些门阀各个底蕴深厚。论军饷,论粮草,我们都比不过。如若没有长远的计划,贸然进攻大周,恐怕会落得当年苏泰一样的下场。何况……”古厝眉目内敛:“何况杨氏卑劣,出尔反尔之徒,他们与西戎合作的诚意又能有几分。我只怕到头来被杨氏当刀子使。”
老翁道:“古厝将军言之有理。当年西戎攻伐大周,杨氏身为大周贵族,尚且能收受西戎贿赂而拒不发兵援救同胞,见利忘义之辈,着实令人心寒。听闻西北百姓恨杨氏入骨,这次若西戎与杨氏联手,等着我们的必将是大周军民殊死抵抗。”
古厝的马喷了个鼻响,似有几分不耐。古厝站起身,冲老翁行了一礼,道:“今日老翁之言,古厝心中已然有数。西戎的百姓们都不希望再有战争,古厝会竭尽所能说服阿润汗。”
老翁也忙起身回礼,激动道:“古厝将军能有这份心,小老儿感激不尽。”
远处传来孩童的笑闹声,那是牧民家的孩子。他们的父亲从搭链里掏出几颗互市上换来的糖果,孩子们笑的更开心了。
“我会给阿爹好好放羊,等羊崽儿长大了,我们就能换更多更好的东西了!”
“阿爹等着你的小羊崽儿长大,等情况再稳定些,阿爹带你们去互市玩儿……”
古厝飞身上马,孩童的笑眼映在心里,他决定阻止阿润汗与杨氏的联盟。
只是没想到事情的进展让古厝毫无着手之处,王庭的大臣们都赞同出兵夺回南平关。朝议时,还不等自己说完便被那些大臣们怼了回来。古厝接二连三挫败而归,愈发气恼。
就在他一筹莫展之际,王庭传了消息回来,说是大周派了使者前来问罪。
古厝想大周的人莫不是脑袋被驴踢了,这当口问罪,是嫌西戎和杨氏的合作进展太慢了不成?
唯恐那帮大臣们一时气不过,拿大周使者的人头当见面礼送给杨氏,以致和大周结仇,古厝一大早便匆匆赶往王庭主帐,却发现大周派来的使者竟是老熟人了。
“好久不见,古厝将军身体安好?”李玄度拢着手冲古厝灿然一笑。
第11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