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中秋月圆,可玄度却不在身边。
适才的激动一扫而光,赵珩颇有几分落寞。他婉拒了墨世宁的好意,一个人到嘉南城的街上走了走。
这会儿已是傍晚时分,街道两旁张灯结彩,虽还未点灯,但行人已摩肩接踵,整条街热闹极了。摊贩叫卖着吃食,孩童在爹娘怀里撒着娇,想要买一颗糖球……
赵珩漫无目的的走了一会儿,一抬头见前头有家小铺子,卖的是桂花酒酿小圆子。不由想起那年来江南时正是初春,玄度吃的酒酿圆子没有桂花,他还可惜了好一阵。
如今正逢中秋时节,满城丹桂飘香。赵珩径直走过去,问摊主买了碗桂花酒酿圆子,又添了两块桂花糕,一个人坐在街角细细品尝起来。可惜入口的东西再清甜,也冲淡不了心底的苦涩。
天黑的快,吃点心的功夫街上花灯已经点起来了。赵珩伸着脖子望了望不远处的灯塔,问摊主:“可知今年的头彩是什么灯?”
摊主热心道:“那灯名唤太平盛世,听说夺了那灯可得五片金叶子呐!”
“锦绣山河,太平盛世……”赵珩小声喃喃:“这不正是我们所求么……”
人越围越多,赵珩也鬼使神差的走到的灯塔下面,锣一响,年轻的男子们一拥而上。赵珩仰头望了望,足尖点地,如一只夜鹰掠过灯塔,轻轻的落在最顶端,太平盛世就在他触手可及的地方。
他提着灯笼向下俯瞰,笔直的长街被灯笼映的通红,他能看到小食街升起的袅袅炊烟;看到骑在爹爹脖颈上吃着奶糕的小孩子,笑得一脸开心;看到百姓们欢欣鼓舞,为自己这个攀上顶峰的人拍手叫好……
可是人群中看不到玄度,也再不会有芳唯和元煦了……
第174章
满城花灯让玉盘似的月亮有些黯然失色,满街的热闹喧哗也让赵珩的心越发孤寂。他提着那盏太平盛世的灯笼远离了人群,裹着夜色出了城。
嘉南城往东,山势连绵起伏。秋风扫落叶,山中暗影幢幢。一人提灯沿着小径攀延而上,在半山腰处寻了个开阔地方。没有凡俗的纷扰,山间的月亮更显清亮。赵珩把灯笼挂在树枝儿上,掏出短笛对着月亮吹奏起来。
不知吹了多久,他感觉自己又被拉入熟悉的梦境之中,玉色的光点在眼前逐渐凝聚起来,形成一道人形。与之前不同的是,这一次赵珩可以清晰的看见玄度的五官,他朝思暮想几年的人就近在咫尺!
玄度似乎要开口说什么,可是他发不出声音来,赵珩想要仔细分辨他的唇形,却在这时人影消散了……
赵珩有些慌乱,他急急喊道:“玄度,生辰吉乐!”
山风呼啸,狼嚎声此起彼伏,似乎在应和着赵珩的话,遥扣玄度生辰……
楚烨夜半惊醒,忙披上衣服出了门,谁知才推开门便见楚司庆疾步而来。
楚烨急问:“哪里来的狼嚎声?”
“我也正要说这事儿呢。”楚司庆抹了把鬓角的汗,道:“玄鹰堂跑了头狼,上下乱成一团,被关押的青壮趁乱跑了出来,给巡夜的官兵撞了个正着。双方起了冲突,惊动了府衙。”
楚烨心砰砰直跳,他点着手指吩咐道:“叫我们的人盯紧了,这些青壮不能落在楚司珏手里,否则就真的死无对证了。”
“还有,放出消息,就说楚国境内多年不绝的人口失踪案已经有了眉目,失踪百姓找到了。”
“爹是想把这件事闹大。”
“越大越好。”
楚烨在淮阳颇有势力,但他的手还伸不到整个南方。可没过两日,关于人口失踪案之事就传遍了南方大小城池,各地周家堡分堂也接二连三的被曝出来……
楚司庆大惊:“爹,这不是我们的人干的。”
“我知道。”楚烨沉着脸道:“我们要真有这样的能耐,当初能让楚司珏坐上皇位?从司南被绑开始,我们就落入别人的圈套中了。可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这么下去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楚国要乱起来了。”
楚烨道:“楚司珏是一国之君,这是他该操心的事儿。如果不想楚国覆灭,就拿出让我满意的筹码来。我虽本意逼宫,但也知道覆巢之下无完卵,我还不想楚国灭国,便宜了外人。”
楚司庆叹了口气:“但愿堂兄能想明白。”
不管楚烨是否想利用玄鹰堂的事儿要挟楚司珏,事情发展到现在都已经脱离他的掌控。
南方各城主街上都张贴了一份告示,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