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接受包容

他敢想古人之不敢想,所以他才敢如此提出本人的实际,提出了天理其实是人类的心思,天理是人心品德良知的表现。

而天理并非是某个人可以应用的东西,天理属于天下任何人,不是属于某一个人。

“董仲舒所言,当年只要陈胜吴广造反取得了天下公认,以为是天人感应。

可是先人如何断章取义,如何断章取义的把那些所谓的电闪雷鸣或许是火警等等事情都归咎于天人感应,实乃大错特错了。

董仲舒并没有真正提出此等说法,反之他所提出的无非是陈胜吴广造反那是上天的正告。

而陈胜吴广是畏惧与暴秦的酷法,所以这才起来造反。

所以暴秦所对立的天理,是树立在人心当中的底线品德。

由此我以为人心的底线品德,也就是真正的天人感应。

可是先人却顺理成章,以为上天会降下电闪雷鸣地动之类的行为作为正告君王,这个不是背道而驰了吗?

我以为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其实其实是我所倡导的心学是一样的。

作为团体,要领会本人内心的良知,然后真正的晓得本人需求什么,真正晓得良知外面的善恶,然后可以依照本人的天良来行事。”

“作为一国之君,作为朝廷大员,应该领会天下万民的所需所想,真正的为天下万民所需所想,为维护天下万民的心思做预备。

而这样,也都是可以真正的顺天而行。

所谓顺天,无非是顺应了天下万民之心。

天存在于天下万民心中,而顺应天下万民之心,那也就是在依从天意,依从天理。”

李元霸给那些孔颖达的先生解说了这些,而包括孔颖达在内,也都有很多人堕入了深思。

由于这个天究竟是什么东西,大家也都并没有一个真正的了解。

当年宇宙发生的时分还没有人类,所以没有人能真正的看法到这个天究竟是怎样构成的。

有数人也都是经过假定来发明了天,不同学派都是有着不同的了解,这个“天”究竟是什么东西不断都没有一个一致的规范。

李元霸接着加了一把火,说:“先秦之时,百花怒放,不同的学派都有不同的了解,关于这个天有不同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