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疑点重重

假如李元霸这话失掉了确定,那意味着当前学术界也都无法可以以这个借口作为理由要求杀人,要求应用行政暴力手段杀死那政治见地和学术见地和本人一样的人了。

假如李元霸这个见地可以取得了大家的公认,那这样岂不是让当前都没有人能为此作为根据杀人了吗?

这个是在推翻过来的历史观念,推翻过来关于孔子的思想的见地,甚至足以在历史学和儒学方面惹起了一个宏大的地震啊!

李元霸赶忙说:“大家都应该晓得荀子虽然是自称儒家之人,可是他却教诲出了法家的韩非。

而儒家和法家的观念简直水乳交融,所以他们之间会不会有什么……嗯,这个我也不敢确定,让一个对手的文章作为根据证据,那是否是不太合理呢?”

李元霸这话倒也是理由,可是来济却冷冷的说:“这个理由不够!”

李元霸接着补充,说:“当然,我也晓得这个理由不够,我接下来渐渐剖析。

孔子考究儒学,考究品德,可是孔子竟然言论不合也就杀人,这样显然不契合孔子一向以来的学术思想,更不契合普通人的仁心。

孔子不断倡导不教而诛,不教而诛是为虐,可是为何孔子七日之内也就杀人?

而且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我说句不好听的话,假如孔圣人是如此之人,那他的学徒还会跟着他吗?

诸位,你们情愿跟着一个滥杀无辜之人学习吗?”

不少人也都摇头,显然大家不情愿跟着一个滥杀无辜的教师学习,跟着这种教师可以学到什么?

假如孔子是这种滥杀无辜的人,那他那些先生也多会分开他,自然不会跟着这么一个人了。

不过去济显然还是说:“这些都是你的揣测,还不够!”

李元霸再次摇头,说:“我再说一个我的揣测,当年孔子是属于卿大夫,少正卯也是卿大夫,而少正的少正,是来自于一个官职,位置还不低。

而孔子当年的氏是子,当年的人是姓氏分开,而氏才是如今的姓。

当年是以氏作为家族传承的,而孔子的氏是子,是来自于殷商苗裔,这个我想大家也都晓得了。

可是殷商沦亡多年,孔子虽然身份不俗,可是他的权利位置未必比起少正卯要高很多。

所以如此随便的杀死一个名门大家之人,是那么容易的吗?

他们的身份差距并不大,甚至说不定孔子更低,那说杀人就杀人,他有这么大权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