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底线之法

第三百二十三章:底线之法

甚至假如一个人违背了品德底线,却没有被惩罚而取得了益处,那自然会有更多人选择去违背这个品德底线取得益处。

这样关于恪守品德的人,是一个莫大的不公道。

并且关于那些原本情愿恪守品德,可是发现那些不恪守品德的人纷繁取得益处,他们还可以谨记品德吗?

“可是,这样岂不是法家之学了吗?”

孔颖达疑惑问道。

李元霸摇头说:“孔学士,我不否认我乃是承受了一些法家的刑名之学。

法家倡导一切独断于法,但凡犯了法都要予以惩戒,甚至动辄用严刑酷法来约束百姓,哪怕是轻罪也都予以重判,这样到达以刑止刑的做法。”

“如果说从古至今不断关于先秦的严刑酷法停止批判,而儒家仿佛和法家是一对天生无法交融的冤家。???

可是我却以为儒家主张仁德,而法家主张严刑酷法来统治,这个其实单方都是走了极端。

儒家和法家固然有矛盾,可是我们却也要认清楚什么事主要矛盾,什么是次要矛盾。”

“上古先秦之时,任何学派都是有着本人的思想见地,并非是独尊儒术。

可是上古先秦之时,各国征战,其实面前也是有各种学说在事情。

秦国实行了法家之策,这才有了后来秦王扫六合的做法。

可是假设,我斗胆假设假如秦王实行了儒家之策,光靠仁德可以感染六国吗?

这个显然是不行,所以最初还是要靠着武力去统一天下。”

“可是从一方面来说,假如在乱世之中苛求万民遵照儒家之道来行事,这样是不是太过于奢望了?

我所言,人类最大的目的是生活,而生活是每个人心中所要求的,简直是最大的要求。

假如在那个乱世推行品德,那最初往往也许根本无法可以横扫六合。

所以在先秦之时实行法家之策,那也是量体裁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