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秦王扫六合之后,却坚持严刑酷法,这样让百姓深受压榨,最初汉高祖斩白蛇起兵,最初推翻了暴秦,然后才有了后来的大汉。
所以法家之学并非是全无用处,至多关于一统天下有了宏大的协助。
可是他们却坚持采用法家来统领天下,最初百姓却无法承受,这样也是矛盾所在。”
“大汉时期独尊儒术,后来才有了强汉之说,这样也是在儒家学说协助之下才有了的后果。
不同学说在不同时期有了不同的成就,而最初都形成了一方弱小。
而乱世之时,所需求的乃是次序,而次序光靠仁德乃是无法维持的,必需要靠法律。
可是到了天下太平之时,需求的是仁德,所以暴秦没有看到这一点,自然选择了错误的路途。”
“可是光靠仁德,却也都无法真正的让百姓都明白长治久安,无法维持足够的次序。
所以我考虑不如把儒家为主,以法家的手腕为辅,经过设立一个儒家之法,用以限制天下万民的品德之上限,然后让百姓都明白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这样才是基本。”
“所以,这个也就是我的建议,设立一部底线之法,这样才是长治久安之道!”
孔颖达听到了李元霸所言的设立一部“底线之法”,立马皱起了眉头。
这个儒家不断倡导以品德作为管理世界的手腕,甚至后来也都发生了不少脑残的人,以为去防御本国,或许是运用暴力手段是不适宜的。
所以儒家其实并不主张使用暴力,可是依照李元霸所说,用“底线之法”来统治百姓,这样是不是必定要使用暴力来维护这个“底线之法”了?
假如用暴力来维护所谓的“底线之法”,那这样和不断以来的儒家道德观所不同。
儒家十分恐惧暴力,甚至以为暴力都是影响他们利益,甚至是会形成更多损害的源头。
而儒家其实这些文人天生也都是一个内心是弱者,他们恐惧暴力,甚至扼杀暴力,这也是后来儒家为什么会情愿协助君主自废武功的缘由。
这外面除了利益使然,而他们多年以来构成的道德观也是一个重要的缘由。
其实文人并非就是一定是脆弱的,并非一定是排挤武夫的。
自古以来也都有不少弱小的政治家情愿支持武夫,情愿支持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