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五章:铜钱价值
“……”李元霸无语,不过李元霸最后还是老实说:“皇上,臣确实有臣的想法。
其实如果用大量铜钱来结算,对于我大唐非常不利。
首先我大唐全部采用铜钱作为交易,并非是白银。
白银黄金虽然价值高,可是并非是货币。
我大唐一向是采用铜钱做交易,铜钱是普通百姓常用的货币,可是我中原自古以来都不是一个大量产铜的国度,所以铜钱往往不够。
这个也就是为何很多朝廷采用了‘当五’、‘当十’甚至有‘当百’的铜钱的缘故。
而突厥人的产品,比如说奶制品奶酪,战马等等东西,都是重量轻,可价值很高的货物。
到时候难免要花费大量的铜钱去购买。
那个时候大量的铜钱流入到了突厥人那里,可是突厥人却很少用来花费,这样我大唐内部会缺少很多铜钱。
一旦铜钱大量外流,那会造成通货紧缩。
嗯,也就是铜钱不够用,这样造成铜钱价值过分的上涨,这样也都不利于民生。”
李元霸打算采用白银作为结算货币,其实也是希望能避免大唐的铜钱外流,这个是避免了通货紧缩。
很多人也许听说过通货膨胀,而对于通货膨胀恨之入骨。
可是还有一个词,叫做通货紧缩,也就是货币无法和市面上拥有的物资等等匹配,这样造成了币值不正常的上升,造成了货币购买力不健康的上升。
也许有些人认为货币购买力增加是好事,可是这个并非如此。
通货紧缩时候货币购买力过分的上升,百姓用货币来购物的消费欲望也就大大的减少了,因为他们都认为把货币留住以后可以购买更多东西。
可是当整个社会的人都是这么想,那工厂的产品无人购买,造成了工厂陷入困境倒闭。
而农民的粮食和各种收获无人购买,烂在地里损失的还是农民。
还有等等很多,通货紧缩未必是好事,反而也是早晨大危害。
反之,从很多李元霸所学习的经济学来说,略微的通胀,只要控制好,反而有利于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