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第43章 春耕农忙时

“在这里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朱自清·《春》当大伙还在拍着肚子大呼昨日的元宵味道不错,讨论什么什么馅儿最香,什么什么皮儿最糯时,春耕农忙的时节已经来了。

今年的严江两口子过了十五也没见动回镇上的心思,反而在竹楼里住了下来……嗯,反正严澈在修建竹楼时,就准备了不少房间,多他们一家三口完全不是问题。

严国强冷着脸问他们怎么还不回镇上,准备着去拜年的时候,严江嘿嘿一笑,挠着头道:“嗲,过年生意淡,谁不在家窝着呢?”

赵翠花更直接:“这家里没个娘们儿,缺个人收拾,我是嫁来严家的婆姨,不留下帮着收拾要被人戳脊梁骨的,不干不干。”

严家陵蹲在地上,一只手搭在小金脊背上,一只手搭在小银脊背上,一双乌溜溜的眼睛委屈地看着严国强:“阿爷,您嫌家陵了么?您不要家陵了么?您要赶家陵走了么?您不疼家陵了么?呜呜,以前阿爷都不会赶家陵走的。”

得,看到孙子这个委屈劲儿,严国强心下一酸:难道我这个阿爷这么孬?

赶紧把严家陵唤到身边,一边安抚着抽抽抽的孙子,一边轻轻抱着小孙子摇啊摇:“乖,乖,阿爷不赶,阿爷怎么舍得赶家陵呢?”

于是,严家陵在严国强看不到的角度,对着一众看戏的长辈吐了吐舌头,伸出食指和中指,比了一个“V”字,趴在严国强的肩头还在“嘤嘤嘤”。

严澈头疼地拂额,侧目正好看到对着严家陵伸大拇指的藤子都,这下算是明白小侄儿怎么会越来越皮的根源所在了……奉送几枚大白眼,心道:要是侄儿学坏了,第一个放不了的就是这混蛋。

只不过,藤子都耸耸肩,无所谓的跟着众人走出来竹楼,各自忙活去了。

这样一来,倒是严澈皱着眉头,一头雾水:这藤子都脑子哪根筋搭错了线,居然不瞪人了?

严江一家三口之所以留下来,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找个借口帮家里下地干干活,免得手不能拿肩不能抗的严澈做不下来。

以前家里没有包山吧,地里活儿也不少,严国强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严澈也绝对帮不上忙;如今包山了,那就得加个“更”字了。

按照严澈的话来说:“没什么的啊,请几个人来帮忙不就行了么?”可是,他难道忘了,这个时候大家都忙着自家的农活,谁还有时间为了你那几个钱儿来帮忙啊?

没把这个利害问题说出来的严江两口子,那完全是为了顾忌严澈的自尊心……哎,这握笔的手,能干什么农活啊?!

于是,很久不曾摸过锄头,下过地的赵翠花扛起锄头,挑着两箢篼柴灰,拧着一竹篮种子,噔噔噔——利索地去了自家的地,翻土下种。

那利落劲儿看得藤大少爷在一旁脸色顿变,猛擦冷汗,牙关紧咬,“呸呸”两声啐了两口唾沫在手心一搓,轮起锄头就开工:靠,难道,难道我,我还连个娘们儿都不如了?

嗯,当然啰,身后还跟着一个压根儿就没机会下地的严澈,正围着地头转了圈,蹲在地头的树荫下面,手肘杵在膝盖上,手腕弯曲,拇指撑着下巴,薄唇抿成一条线,蹙眉垂眸凝思……一脸正儿八经地COS思想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