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部分知名的现代地标型建筑,都是国际建筑师的作品。
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之中,中国的贫穷落后,还不足以支撑起现代建筑艺术的需求。
他们没想到,这次公布了中国交流团会参加的消息,竟然引得平时懒得参加交流的建筑师们充满兴趣。
连英国知名的报刊、杂志,都在向他们申请交流会的采访权利。
“难道,是因为这篇报道?”
工作人员随手拿过桌上的报纸,一座盘旋山体的桥梁设计,突兀的出现在群山之中。
“据说中国交流团的阐述作品里,就有这座造型怪异的盘山桥!”
乌雀山大桥的盘山构想,从国内传到国外,并不需要多少时日。
英国的媒体人,面对这座即将修建在冰天雪地、海拔三千大山之中的桥梁,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兴趣。
这样的桥梁盘山而行、惊险无比。
他们以惯常的夸张情绪,尽情阐述了他们对这座乌雀山大桥的设计观点,并且本能的提出了众多问题。
建设环境有多恶劣?
能不能请到工人进山?
桥梁高速的养护成本有多高?
这些问题,远比单纯的设计造型更加吸引人去关注。
他们已经听说过太多中国的遥远传说,恨不得马上到达建筑师协会的交流现场,举起长镜短炮,拍下这些疑问的答案。
也许,英国的普通民众并不能很好懂得这样一座桥有多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