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这篇报道十分贴心的出了最完美的本土化解释。
它说:“乌雀山的海拔超过三千米,比英国最高峰还要高出三倍!我们不得不怀疑,中国就算在这里建起了桥,也没有人敢从桥上通过!”
英国最高峰,成功变为了遥远乌雀山的参照物。
哪怕是不懂建筑的普通人,也能从他们身边的山峰,感受到乌雀山建桥的恐怖。
协会的工作人员读完这篇报道,都立刻升起了和它一样的想法
设计这座桥的人,到底是怎么想的?
中国真的有条件,有能力修成这座桥吗?
就算修成了……真的有人敢从桥上通过?
英国报纸的疑问,伴随着中国交流团的出行越演越烈。
并且在他们到达机场的时候,冲上巅峰。
各大媒体都在社交网站上,激动的发出明天交流会的时间,并且提前列出了中国交流团会涉及的代表作品。
一场交流会,立刻吸引了全世界的注意力。
无数根本不关心中国的人,也十分想知道什么是智能化的道路疏堵分流工程,什么是值得中国骄傲的地标。
哦,还有那座匪夷所思、便宜得让人怀疑质量的曲水湾大桥!
以及盘旋于三千米海拔高峰的炫技桥梁!
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的理事,加西亚先生,正皱眉凝视着希思罗机场的到达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