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能亲眼见到它合龙,律风总觉得心里会留下终生的遗憾。
终于,在某个风平浪静的午后,律风问道:“翁总工,到时候安装最后一节沉管的时候,我能不能跟你一起登船?”
翁承先听了,笑得见牙不见眼。
桥隧安装工程,每一个建设者都有预定好的工作,工作的特殊性不能够随随便便带人上船。
然而,他不能立刻答应,也没马上拒绝。
他只是说:“哎呀,可老吴跟我打招呼,搞完跨海大桥赶紧让你休息,还有好多项目等着你去帮忙呢!”
律风作为国家设计院大红人,从乌雀山大桥起,就在全国桥梁建设工程里有了姓名。
有姓名的设计师,注定得到更多人的青睐。
吴赢启远在国院,只要能够和翁承先联系上,必定叮嘱这位老朋友:让律风鞠躬尽瘁可以,但不能死而后已。
越是奋斗在前线的工作者,越是珍惜人才。
律风年纪轻轻,一腔干劲,吴赢启唯恐他拿出当年从建筑师跨行桥梁设计师的魄力,在翁承先的忽悠下,转型为隧道工程师。
吴院的担忧,通过翁承先哈哈笑声、半开玩笑的调侃,清晰传递给了律风。
“老吴说,设计师们懒懒散散的,他会催着去干活,可你事事认真,他只想催你好好休息。”
“老吴说,他看人一向很准,你多积累经验,早晚可以承担起更重大的项目。”
“老吴说,中国大地还有千千万万的建设项目,桥梁比沉管更适合你的发挥。”
老吴同志心系后辈,律风格外汗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