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纳纳,”丁老师小心将罐子放在膝上,随后张开双臂,面向全班的崽崽,“谢谢孩子们。”
这是一个索取拥抱的姿势。
孩子们对抱抱相当熟练、也相当热衷,收到信号,当即一拥而上,将丁老师团团围住。
被柔软又善良的小孩子簇拥,是一种很特别的感受。
就好像有一群小天使围绕着你,天使们絮絮低语,将人世间最美好的祝福都献给了你。
也许是在拥抱中回忆起了过去相处的点点滴滴,丁老师逐渐泪眼朦胧。
她擦拭眼角的动作似乎有着某种魔力,感染到了周边善感的成年人们。
——“这些崽也太乖了吧!这一别,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还能再见了……”
——“这怕是我见过最懂事的一届崽崽了。也不知道下一届崽崽要教多久才能这么可爱呢?”
——“你怎么还难过起来了?你不是老教师吗?带过那么多届小朋友了还是会难过啊?”
——“当然会难过啦!我是人,又不是机器……”
不管是老师们,还是家长们,都假借言语的调笑,以掩饰暗自的惆怅,因即将到来的离别而各自伤感。
崽崽们不懂大人伤感的由来,还像一群快乐的小鸡仔,你蹭蹭我,我蹭蹭你,嬉笑声不绝于耳。
唐纳更懂事些,自然明白大人们的体会。
只不过,也许是重生的经历,让他回到童年,获得了许多能量。此时此刻的他,并不觉得难过。
孩子们的“下次再见”,是不谙世事的童言。
大人们的“下次再见”,是深谙世故的客套。
那同时拥有孩子与大人特质的唐纳,所说的“下次再见”……
一定是精通世故后,依旧选择纯粹的承诺。
“丁老师。”唐纳用软乎乎的小手,轻轻拭去丁老师眼角的泪,说,“你不要难过。你想我的时候,可以来找我!我也会去找你的!”
——“老师!我们也会去找你的!”
——“对呀对呀!我们会跟着纳纳一起去的!”
——“我们这么多人的话,老师的家会不会装不下呀?”
——“老师的家应该很大很大吧?”
——“有多大?”
——“应该有城堡那么大!”
孩子们说着说着,话题就开始跑偏。
但奶声奶气地说着无聊又毫无逻辑的话,有的时候就足以给听者以治愈与希望。
大人们看着无忧无虑的孩子们,纷纷笑了起来。
离愁别绪似乎就这么参杂在欢声笑语之中,被悄无声息地化解了。
分明到了可以散场的时候,孩子们还是念念不舍地围在一起说着话。
大人们也不催促,顺便聚在一起,商量着即将到来的假期该如何安排。
终于有了些空闲时间,唐纳长舒一口气。
幼儿园时期最让他感到遗憾的几件事,似乎都得以解决——
给抑郁症的丁老师以力量。
让童言无忌的同班崽崽们不再轻易用言语攻击他人。
交几个要好的朋友,尤其是原本在后期才关系好起来的莫黎。
想到莫黎,唐纳立刻回头四下寻找。
只见那个从小到大都很冷静的小竹马,此刻依旧冷冰冰的。
小孩站在幼儿园的围墙下,远离人群,抬手牵着管家大叔的手,只有目光直直地落向唐纳的方向。
看到这一幕,唐纳突然开始难过了起来。
莫黎的妈妈没有来。
不管是对小朋友来说很重要的六一庆典,还是此时格外有意义的毕业式,她都不曾出现过。
别的小朋友的家长都围着自家小孩,新奇地拍着穿学士服幼儿的照片留作纪念。
似乎对这些家长来说,缺席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件大小事,都是吃亏的。
但莫黎的妈妈来说,则截然相反。
她不在乎穿着小花袍子的小莫黎,不在乎穿着学士服的小莫黎,不在乎小莫黎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件大小事。
反而好像出席了这孩子的人生,才会让她感到吃亏。
唐纳自知,自己虽然在莫黎尚未建立起更顽固的防御机制之前,在对方的幼儿时期,就适当地给了莫黎一些力量。
这还是不一样的。
妈妈与朋友的区别,永远都存在。
唐纳不能代替妈妈。虽然有伪装过所谓“男妈妈”,但他和莫黎都知道,那只是游戏。
虽然不能代替妈妈,唐纳却不会因此,就收回自己的爱。
因为小莫黎不能更匮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