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民国十八年,杭州西湖。
梅若鸿和杜芊芊的第一次相遇,是在苏堤上面,那座名叫“望山桥”的桥上。事后,梅若鸿常想,就像白蛇传里许仙初见白素贞,相逢于“断桥”一样。这西湖的“望山桥”和“断桥”,都注定要改写一些人的命运。所不同的,白蛇传只是传说,女主角毕竟是条蛇而不是人。这“望山桥”引出的故事,却是一群活生生的,“人”的故事。
那天,是“醉马画会”在“烟雨楼”定期聚会的日子。
一早,梅若鸿就兴冲冲地,把自己的画具、画板、颜料、画纸……全挂在那辆破旧的脚踏车上。他这天心情良好,因为,天才破晓时,他就从自己那小木屋窗口,看到了西湖的日出。小木屋坐落在西湖西岸的湖边,面对着苏堤,每次,西湖的日出都会带给他全新的震撼。湖水,有时是云烟苍茫的,有时是波光潋滟的,有时是朦朦胧胧的,有时是清清澈澈的。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湖水都有不同的风貌,日出都是不同的日出。这天一早,梅若鸿就“捕捉”到了一个“崭新”的日出。他画了一张好画!把这张刚出炉的“日出”卷成一卷,他迫不及待地要把它拿给醉马画会诸好友看,尤其,要拿给汪子默和子璇看!
于是,骑着那挂了一车琳琳琅琅画具的车子,胳臂下还夹着那张“杰作”,他嘴里吹着口哨,单手扶着车把,往“烟雨楼”的方向快速地骑去。
那正是三月初,西湖边所有的桃花都盛开了。苏堤上,一棵桃花一棵柳,桃花的红红白白,柳树的青青翠翠,加上拱桥,加上烟波渺渺的西湖,真是美景如画!梅若鸿真恨不得自己有一千只手,像千手观音一样。那么,他每只手里不会握不同的法器,他全握画笔,把这湖光山色,春夏秋冬,一一挥洒。他曾写过两句话,贴在自己墙上:
彩笔由我舞,挥洒一片天。
可惜,他就是没有一千只手,怎么挥洒,也挥不出一片天空!
这墙上的两句话,后来被子默在前面加了两句:
把酒黄昏后,醉卧水云间!
子默加得好,他太了解他了。所以梅若鸿常说: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子默也!”
但是,子璇看了,却不以为然,又把子默这两句改成:
踏遍红尘路,结伴水云间!
多么灵慧的子璇!已经把梅若鸿这十年来的流浪生涯,作了一番最美丽的诠释。从此,梅若鸿就给自己那小木屋,取了一个名字:“水云间”!叶鸣和钟舒奇等好友为它加盖了篱笆,篱笆院有个门,门上,子默亲自为它题了三个大字:“水云间”。子璇又找来一个风铃,挂在屋檐下,铃的下端,吊了个木牌,上面也写着“水云间”。
于是,对醉马画会来说,这木板搭成的、简陋的“水云间”,就和子默那幢有楼台亭阁、曲院回廊的“烟雨楼”有同等地位,也是大家聚集聊天的所在。但是,论“书室”的条件,那当然是烟雨楼好,何况烟雨楼每次聚会,大家都可以画子璇。可爱的子璇,从来不吝啬她的胴体、她的容貌、她的姿态、她的青春……好像这些都是画会所共有的!子璇真是个“奇女子”!就是可惜跟了那个全然不了解艺术的谷玉农!
梅若鸿就这样,想着他的“日出”,想着子默的友谊,想着烟雨楼的聚会,想着子璇的潇洒……骑着车,上了苏堤。经过了第一座桥,又经过了第二座桥,这苏堤上有六座桥,梅若鸿从来记不住每座桥的名字。经过第三座桥的时候,他不知所以地感到眼前一亮,像是有什么闪闪发光的东西在桥上闪耀。他本能地放慢车速,定睛看去。只见一个穿着橘红色碎花上衣、橘色长裙的年轻少女,正凭栏远眺。少女似乎听到什么,蓦然一回头,和梅若鸿打了一个照面。天哪!梅若鸿立刻被“震”到了,世间怎有这样绝色的女子!他脑中第一个闪过的念头就是:真该把她带到烟雨楼去,给众人开开眼界!
他的车子已经经过了拱桥,往桥下快速地滑冲下去,他不住回头看美女,根本没注意到有个小男孩正扬着一个风筝,奔上桥来。那“美女”眼看若鸿的车子,对小男孩直撞过去,就失声尖叫起来:
“小葳!小心自行车!小心呀!”
若鸿一惊,回过头来,这才看到已逼在眼前的小男孩,他吓了好大一跳,慌忙别转车头去闪避。这一闪,整个车子就撞上了桥柱。“砰”的一声,车子翻了,画笔画具散了一地,他摔下车来,摔得七荤八素。从地上爬起来,才看到那小男孩拿着风筝,对他咧着张大嘴笑。他正想发作,却一眼看到自己那张杰作“日出”,已随风飞去。他慌忙伸长了手,要去抓那张画,追到了桥上,差点又撞在“美女”身上。然后,他眼睁睁看着自己那张杰作,竟飘落湖心去了。他急急地仆在桥栏杆上,对桥下一条游船大吼大叫:
“喂!船上的人!你们帮忙接住那张画!看到没有?就是飘下去的那张画……”船上的游人,莫名其妙地往上看。摇船的船夫,依然从容不迫地摇着他的橹。而那张画,竟翩然地飞过游人的肩头,落进水里去了。
“啊……啊……你们怎么不接住?”梅若鸿跺脚大叫,痛惜不已。“那是我的画,我最好的一张画呀!”
“就算是抛绣球,也不一定要接啊!”船上的游人居然回了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