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长元跟着想想过去,想完,还是蹲在暗沉沉的监狱里,就坐近一些,蹲旁边听着。

“……意思是说,天地宇宙之间本是混沌的,但元气一经开辟,天地阴阳便瞬间有了位置。轻而清澈的元气往上浮升形成了天,重而浑浊的部分往下凝结成了地。太阳、月亮和金木水火土等五星被并称为七政,天、地和人则被合称为三才。太阳是众多阳气的主宰,月亮是极盛阴气的形象……”

解读着旧文,叶思眠看长元在原文的时候还跟着偶尔来两句,等到了之后解释的时候就自己抱头在膝盖上,渐渐不跟上来,只听着这些,神情恹恹。

于是,在解读完了这篇天文之后,叶思眠休息一会,再复背地舆,一句句声音在周围回荡,然后在长元无聊跟上来后,又在背完了开始解释。

这次解释完,长元就想了想,问说:“我记得,你们上课时候背的书上,总是到处都是典故?一句话是个典故,一个成语是个典故,有时候一两个字都是典故?”

叶思眠点头。

“那这里的典故是什么?”

叶思眠从第一句开始:“‘黄帝画野,始分都邑’,相传在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天下是很大的,而百姓又多,所以黄帝对于管理天下这件事就感觉到了困难。为了解决这个困难,他就划分疆域了进行治理,由此,区与区之间才被划分开来。‘夏禹治水,初奠山川’,是说……”

一篇文章本来就长,译文更长,而论起其中典故则是又有更长,所以当叶思眠终于讲完这部分的时候,外面的天色已经完全暗淡下来,而监狱之中也再次黑下来。长元刚听叶思眠从最初的最初讲起,把当初先生没讲到的最基础的地方全都补全了,现在骤然看到周围,一下就发觉已经过去了很久很久。

长元莫名叹息一声,叶思眠闭眼,走到床边坐下。

之后的一段时间,在被传召之前,叶思眠每日都背一篇《幼学琼林》,最初的最初是长元在旁边叹气,弄得这里像是太无聊一样,就背来解解闷,后来是习惯了,监狱里也没什么事情做,就也一直背下去,算是提提神,所幸,在整本书背完之前,皇上终于把他提出去问话了。

皇上在见到叶思眠后说:“你从李知县手里拿到什么,那些东西又拿去做了什么,朕已经了解了。而你从之前的同窗和同年手里拿到什么,又在之后给他们送去什么,朕也清楚了一些。朕确认你并未参与归德将军一事,但朕也确认你在苍溪县内做的一些事着实于法不容,而现在苍溪县的收成也确实也预期不符——你认为,朕会怎么处罚你?”

叶思眠在听到苍溪县收成不符后愣了一下:“敢问圣上,苍溪县的收成,有多少不符?”

皇上:“怎么?想依军令状该赔钱赔钱、该赔命赔命?”还不等叶思眠再说,他又笑一下比比手,“也就,比预算的多了一点点而已。”

于是叶思眠也笑了,说:“贸然行事,就算有所把握也是漠视朝廷,所以臣应该会受到惩罚,但是事急从权,臣的所作所为既然有了好的结果,圣上又应该不会重罚。所以,臣觉得圣上应该会比臣得到答案之前的假想少罚‘一点点’。”

皇上看叶思眠学他比了个手势,点头,轻描淡写:“也就是革个职、罚个俸禄罢了,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