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天文列在数理之内(有时也在物学著作中讨论)
,而称之为最接近于哲学的一门学术。
希腊当时于这些学术都已相当发达。
(3)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曾设想要有一门学术来贯通各门学术。亚氏既博习古今,兼综百家,对于这样一门学术重加思考,毕竟把“哲学”的轮廓规划了起来。我们现在看本书卷b中所提十三类哲学问题也许觉得无可矜尚,但想到当时人类抽象与综合能力方在萌芽,要从混噩的事例中,开始分析出条理,确属困难。亚氏的学术分类在西方实际上沿用到近代;他把哲学列于三种理论学术之先,称道这门学术为最高尚精确的智慧,为学术研究树立基本原理(卷a第二章,卷e第一章)。他说哲学家尽知一切事理(104a34)
,而各门学术各研究它自己所划定范围内的实是(1025b7)。
于是他标志了哲学研究的对象为“通则”与“本体”。通则(αξμα)为一切学术所应共同遵循的“公理”
,本体(σiα)
k k h k为一切事物与其演变所不能须臾离的“实是”
()
所寄托。
g h f(4)希茜溪“亚氏书目”中列有“物学后编”十卷,这可能是现行十四卷本“哲学”
中这十卷。
其余y r a n c v u b四卷,(一)
a卷象是后来插入的,其内容易于a零之为哲学导言,而是一般理论学术的序引。(二)卷在希茜溪“书b目”中另作单篇,称为“词类集释”。
(三)
k卷,上半是bea
-- 408
。
604。形而上学
的缩本,或为这三卷先草拟的纲要,下半为“物学”卷二、卷三、卷五的简编。
k卷文理不是亚氏式的,象是门弟子的剳记。
(四)卷与它卷不相关联;可以作为论“宇宙总因”
,或d“原动者”
,或“邦感觉本体”的一个专篇。
十卷中,a是完整的专篇。
be可能是一组。
zh为本a c体之学的正文。
另一组,卷似乎初意在改订n卷,写成后,因内容有异,遂一并存录。1卷象导一单独的补编。凭各卷内文句分析,写作的先后并不与卷次相符;a、、k上半,ab(除第八章外)
,n当先草成;全书各卷时间相隔盖二十年。
a卷与卷批评柏拉图学派意式(理念)论颇多重复;a卷行文亚氏犹自侪于柏拉图学派之间,卷则已是亚氏晚年自外于柏拉图学派的语气了。希腊诠疏家如亚历山大(alexander)与阿斯克来比(asclei)都认为“哲学”这本书是欧台谟(eude)
汇合他老师有关上述各主题的若干专著与讲稿所辑成。各卷间每互有关照的文句;这些可能是亚氏生前自行添补的,也许是后世编纂者加入的。
(二)本书注释
(5)汉文译者凭形而上学(哲学)的希英对照本及英译本(参看附录“参考书目”2,3)与积累的诠疏,得以厘订章句与错简,校读异文与异释,求取全书的通解,考订了学术名词,翻出这本二千三百年前的著作。译文所附注释大别为四类:(甲)依据陈规,凡辞旨(子)与原书它章,(丑)与亚氏其它著作,(寅)与柏拉图各书,(卯)及诸先哲诗歌、戏剧或残篇有关者,为之记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