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乙)有关史迹、事例、以

-- 409

形而上学。

704。

及名物度数,凭旧传诠疏加以简释;间亦取用近人新解。

(丙)亚氏及诸先哲学术名词大抵由两方式铸成:(一)由日常用语分离出来,作为专用名词,如“实是”

“元一”等,或如“如何”等于“原因”

,“如此”同于“素质”(有时同于“普遍”)

;(二)用普通名词或动字加以变化或组合,造作新名词,例如“除去物质”成为“抽象”

,“划定界限”成为“定义”。译者希望在译文中力求辞义正确外,仍保留着学术用语初创时的浑朴,繁衍中的脉络;但这很难做到。

因汉、希文字原始构造的差异与以后蕃殖方式的不同,同一希腊字,常得用不同的几个汉文字来翻译,以适应各章节的文理;关于这些,读者也可于各页脚注及“索引三”中窥见一斑。

(丁)

二千三百年前的古文当然可于许多句读发生异解,而历经传抄,错字异文也是到处有的。这些,经过近百余年的校订功夫,都已有人勘定,我们只在脚注中偶尔举些例示。

译 者1958年9月

-- 410

804。形而上学

译后记

壹 亚氏著作的编成、传习与翻译

(1)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著作可分三类:第一类为“对话”

,大都是早年在雅典柏拉图学院中(公元前36—348)写的。 公元前第二世纪初海尔密浦(heri)

曾编有“亚氏书目”。

第一世纪安得洛尼可(anldronic)重订亚氏全部遗著时,亦曾编有“总目”

,这总目今已失传。稍后又有希茜溪(hesychi)书目。公元后第三世纪初,第欧根尼。拉尔修著“学者列传”

,其中亚氏本传亦附有一书目,内容与“海尔密浦书目”略同。

“第氏书目”一百数十书名中列有“对话”

19种。

这些“对话”所含题旨、思想与笔调,都是仿效柏拉图的,叙事属句较现存讲稿为清润;公元前后的拉丁作家常传诵这些“对话”

,作为文章典范。这一类书籍均已逸失。

亚氏生平曾为学术研究收集了大量材料,作成剳记。

旧传诸“书目”中若干逸书属于此类。

1890年在埃及苇纸堆中发现的“雅典宪法”应是这类遗稿中“148种希腊城邦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