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山海有归处 秦世溟 2701 字 5个月前

“确实,这个距离有点过于令人吃惊了。很难想象这是个什么样的黑洞,足以将强有力的臂膀伸到这么远的地方把地球也给包揽过去。它简直就是黑洞中的泰坦了,这将会是本世纪最激动人心的发现之一。”温稚连转过笔头,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笃笃的响声,“毫无疑问这将影响到我们之后对天体的研究和事件判断,木星和月球的潮汐引力也将改变,龙王出现的时间恐怕也要重新计算。”

季 没有立刻接话,围着桌子商讨的众人都保持了沉默。耿殊明在通话中报告了地质台的最新发现,他说根据卡尔伯的动态监测和计算结果显示,靠近极圈的地方正在持续微距偏移,看起来就像下面有什么东西在震动一样。耿殊明将初始监测数据发到了天文台临时空出来的指挥屏幕上,季 看到图表上的曲线有一个近乎垂直的陡坡。

“是地震吗?”

“不是地震,我们投放在世界各地的测震哨兵并没传回警报。而且并不是典型的地震前兆,我们甚至没有探测到震中位置。但能肯定的是这块大陆在不断颤抖,好像要飞出去了似的,让人不得不担忧。”耿殊明说,他扭过身子从邵哲升那儿把一份报告接过来,坐在电话机前翻看起来,“噢,天哪。我们居然在地核的位置探测到了回声。”

季宋临拿出了上一次大地震发生时的跟踪监测图表,季 从中抽出一张来,那上面印着一条锥状裂隙的纵剖图。季 捏着表看了一会儿,把它钉在白板上,说:“上次地震后把陆地震裂成了两块,形成了一条深不见底的裂缝,而我们无法观测到裂缝下方究竟有什么 ”

“那儿是一片黑色的虚空,”耿殊明没等季 说完话就抢白道,他激动地从椅子上站起来,“那下面是一个巨大的黑洞,光线和射线都无法到达那里,就像是另一个宇宙。”

“这是什么意思,教授?”

耿殊明走到“老狐狸”号的舷窗旁,抱着手臂,低头俯瞰着地球,像在沉思。人类很少有这样跳出地球之外,回头沉思着自己的家园的时候。耿殊明说:“我是说,地球内部有一个空间,这个空间无限大,就像我们所在的宇宙。宇宙包围着地球,地球又包围着宇宙。空间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就像奥林匹斯山只是大地的外部,无处不有。”

季宋临在纸上画了几个同心圆,然后他把笔放下。季 看着他的画,他忽然想明白了一些东西。时间从他深深的帷幔下抬起头来,露出脸庞,很难有人不对他产生探索欲。耿殊明说得没错,万物一环套一环。组成人和组成天体的原子是一样的,他们来自于星辰,却很难说出自己究竟处于哪个位置。天鹅彼此相识,探索繁星的人类却和时间一样孤独。

“蛇咬住了自己的尾巴,周而复始。”季宋临说。

温稚连捏着手里的笔,把双手扣在身前,身上宽大的羽绒服让她的动作显得有些僵硬,帽子上黏糊糊的潮湿的雪花白晃晃地刺着眼睛。她从昨夜开始就在外面露地观测,一天下来身体已经冻得发僵,她的助理专门去给她抱了一个手炉子过来烘着。老人在和天文台的工作人员讨论着什么,他的声气既像是老人的,又像是孩子的,遇到难解的问题时,她就一下一下抚摸着自己红通通的脸庞。

季 暂时没有继续讨论天文台的话题,他意识到地球内部的问题比外部的大爆炸更紧急。他站在白板前面研究一会儿地震记录资料,问耿殊明:“你们探测到的是怎样的回声?”

“显像仪正在对传回来的回声进行分析,FFT【1】应该能马上给出结果。我们只是探测到了一种声波,发现它受到了电子影响,折射出特定的形状,这有助于我们研究里面某种物质的结构。更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探测到的是球面波,处于一种我们一直追求却没有达到的完美的理想状态。这种波应当只是一种我们设想的理想模型,但现在却被我们探测到了。”

“这一定是本世纪的又一伟大发现了。”季 说,他快速在白板上用记号笔写下耿殊明的话,“一种只存在于理想中的模型活生生地出现在了我们眼前,仿佛我们就在过一种理想的生活。FFT的结果出来了吗?根据声波能不能确定那里面究竟有什么东西?我想知道那东西究竟长什么样。”

耿殊明走到计算机前看了看,邵哲升滑着椅子从这个桌子移到那个桌子,伸手扯出打印图像,然后把纸头揉成一团塞进了垃圾桶。耿殊明知道他这是没得出什么结果,显像仪有时候会出现错误。邵哲升开始了新一轮的运算,耿殊明抿了抿嘴唇,回答季 :“大概还需要20分钟。不过根据目前所得的结果来看,裂缝下面确实是一个介质均匀的空间,似乎正在膨胀。”

温稚连抬手在图纸上画了一条曲线,发出沙沙的响声,说:“边界内的空间正在坍缩,原本平稳前进的时间也被挤压折叠,相对变快。我不知道那个距离我们13亿光年的黑洞会把我们吸到哪里去,又或者是从此就这样消失在茫茫宇宙中。”

季宋临把自己的天文观测记录册拿出来,翻到某一页后摊开在桌上,把一张照片贴在旁边,用手指点着一个用细针管笔绘制的星体模型图说:“这就是我第一次观测到它时的记录。当时望远镜拍摄了照片,渲染之后就是这副样子。那阵子我正在巡查那一片空域,这颗星星是突然出现在视野里的,但那儿并不是一个良好的恒星形成区,吸积盘也没有出现。不过为了方便,我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叫‘阿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