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承兴帝畅想了半天,最后意识到一个问题:不行,诸位大臣肯定不答应。

睡个懒觉真难。

于是他只将前半段说了,让褚琰日后无论皇帝上不上小朝,都要做小朝的记录。

褚琰沉默片刻,一本正经地道:“父皇,儿臣犯错,理应禁足以做表率,私以为,儿臣当回王府闭门思过。”

承兴帝:“驳回。”

褚琰面不改色:“既然父皇相信儿臣,儿臣愿为父皇分忧,只是儿臣觉得,此事全部交由儿臣会有人不满,反倒是可让三弟来更合适,可由记录议事,儿臣梳理补充检查,方可确定无误。”

承兴帝寻思这方法不错,翌日便宣布了此事,并顺势赋予了褚锐主持小朝会的权力,只不过虽然由褚锐主持,但二相从旁辅助,具体拿主意还是得听丞相的。

他还令左右丞相协助核查,如此一来,丞相不必再口头汇报,只需检查笔录,节省了不少时间。

另外又让褚锐把大臣们认为需当面禀奏的事情以及需要承兴帝亲自拿主意的事情分别记录下来,与丞相商量过后标上轻重缓急,这样承兴帝便可以等下朝后再慢慢处理这些事。

果然大臣们没有反对,甚至有些乐见其成,私下议论陛下是不是终于想通了要立储了,所以让三皇子提前熟悉如何处理政事。

大臣们心里很欣慰。

虽然三皇子尚不成熟,学识也不算过人,辩论也不太行,没有过做实事的经验,以及威严不足,但好歹是最适合储位的嫡皇子嘛,咱们得给他时间成长起来!再说这不是有右相李凭瑞从旁辅政呢嘛,出不了什么乱子的……

褚锐被父皇留下单独叮嘱了几句,又听父皇让他去找大皇兄学学记录朝会内容的技巧,便出来得晚些。

此时许多先一步出来的朝臣已经按捺不住,三两一堆小声地议论起立储之事,褚锐心里一动,既高兴又紧张。

他们说得有道理,父皇把小朝会交给他了,该是有那个意思吧……

他目光一扫,扫到了旁边静静站着的褚琰,喜悦立刻淡了些。

方才父皇让他跟大皇兄学做笔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