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再后来,已经不是几个地方的事了,凡是驻兵不多的地方,都迅速沸腾了起来, 原本势弱的百姓仗着人多,抢了兵器与粮食,隐隐有造反之势。

这下别说朝廷, 就连无关此事的百姓都察觉出了不对劲。

潭岳人哪来那么多、那么大的力量?各地灾民闹事的消息哪能传得那么快?怕是有人借着这个由头,让自己的私兵扮成难民, 再趁机给普通民众洗脑造反吧!

刚开始只是几个地方的小乱时,南晋朝廷自然是立刻想到了北齐细作,各自心中大骇:北齐细作竟然已经渗透至此, 遍地都是了?为什么之前一直没有发现!

褚琰则是怀疑是邢亦那边的手笔。

这些闹事的人应该是早就埋下的,但开始闹事的时间,算一算,应该正好是邢亦到金陵不久之后, 那个时候也正是盗粮之后、“北齐细作”暴露之时。

邢亦背后的主人还真是不客气,他应该不难猜到北齐细作是褚琰安排的,竟然直接就利用上了,而自己这边非但没见着好处,反而让人占了回便宜。

再后来,事情闹得太大,朝廷众臣们又转变了怀疑。

就算有北齐细作在南晋谋划,也不至于这么多人吧?边境再怎么不严格,也不至于让上万个北齐人混进来啊。再说北齐又不缺兵,至于连手无缚鸡之力的南晋百姓都要挖过去壮声势吗?

该不会民乱是虚,实则是想调开朝廷兵力吧。

丞相一脉不由得怀疑上了淮北王,大家对淮北王有私兵一事心知肚明,只是不知道他究竟养了多少,也不敢揭穿。

如果是淮北王干的,那这事就说得通了。民间一乱,只能由丞相派人去镇压,这样一来,丞相把持的兵就会被分散,淮北王或许可以趁虚而入。

凭着这样的怀疑,乱民之事竟然一时被搁置了,丞相不愿意“上套”,淮北王更是不会管,各地民乱竟出现没有官府镇压的局面。

而此时褚琰领悟出了一点别的。

他立刻修书一封,连着事先绘制好的永城地图和永定仓布防图,派人快马加鞭送回荆州。

让荆州那边的严家军立刻伪装成乱民,削弱永定仓驻军的力量。

同时他又推翻了先前对邢亦背后主人的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