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年晓米和兰花姐有时也会去凑热闹。

一群“大顽童”在小溪“扎猛子”摸鱼、帅攻们光屁股戏水的画面,活色天香!

等上了岸,颜墨他们不光摸到鱼虾,还抓了一大篓的螃蟹!

回到家,年晓米上前查看,不禁欣喜万分。

螃蟹共有十几只,非常大个儿,和前世知名的“阳澄湖大闸蟹”有一拼!

“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

虽说秋天才是吃蟹的最好时节,但在古代,因为没有污染,加上年晓米为了强身健体,经常将意识灌注到溪流。

所以,这些螃蟹在夏天就已经很肥美。

“要不!今晚吃螃蟹?”年晓米问道。

颜墨笑了笑:“你烧啥吃啥,俺不挑。”

“你们先把螃蟹洗净,再去弄些草绳将它们捆住。”

年晓米吩咐着,然后去厨房找出蒸锅烧水。

五花大绑的螃蟹背部平滑且有光泽,腹部晶莹洁白,玉质般的美感。

两螫八爪强劲有力,蟹腿张扬着,嘴中发出滋滋的声音。

突然,年晓米涌上一顾怜悯之心。

这些可是鲜活的生命呀,就为了饱咱们的口福,而要致它们于死地,有些太残忍了。

他暗暗发誓,小螃蟹们,咱就吃这一次,尝尝鲜!

蒸蟹火候掌握很关键,时间太短蟹黄膏还没凝固,太长蟹肉变硬,不柔嫩,吃起来失去甜美之感。

年晓米将捆好的螃蟹身子向下,壳向上。

兰户姐好奇问道:“咋还有那么多讲究啊?”

年晓米笑笑:“这是为了不让蟹黄膏溢出。”

之后,他切了块生姜放在蟹身去腥。

光吃蟹肯定吃不饱,年晓米打算再做道疙瘩汤。

疙瘩汤做起来非常容易,只需将面粉加水打成糊糊,再加几个鸡蛋,这样做出的面疙瘩金黄好看,吃起来也更软绵。

锅热入油,倒入西红柿炒成汁,加水加面糊,直到结成疙瘩,出锅再撒上盐和青菜、香葱,美味的疙瘩汤做好了!

而蒸锅中的蟹身变红,香味溢出。

螃蟹也熟啦!

此时,天色刚刚擦黑,年晓米站在院中喊道:

“兄弟姐妹、大叔大婶、婆婆相公!开饭咯!”

喊完,将螃蟹端进堂屋,整个屋子香气扑鼻。

“玉虎,去把苦酒拿来,顺便将切好的姜丝也端来。”

在古代,百姓是吃不起醋的,都是用梅子酿成替代品,称作苦酒。

“为啥还要姜丝啊?”好奇宝宝兰花姐继续问道。

“因为螃蟹寒性太重,生姜正好是驱寒的。”

颜墨经不住香味的诱惑,抓起螃蟹连肉带壳乱嚼一气,甚至连蟹须、胃瓤也全吞进肚子。

最后,压根没品出螃蟹美味,牙缝还塞满壳渣,扎破了嘴唇,苦不堪言……

“你真虎!哪有这样吃蟹的?我教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