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名商人就机灵多了,说:“大楚人很聪明,个个都是烹饪天才!这次我们去大楚,发现了好几种民间流行的新作物,这些作物我们在其他地方都见过,但只有大楚人研究出了好几种烹饪方法。”
陈奉思索道:“是么……这一定是夷辛的功劳。”
“大楚的居民安居乐业,一切都井井有条,治安稳定,那景象比以前我们去时见过的要好很多。”
陈奉点点头:“那不奇怪……夷辛总是很聪明,又很有办法的。”
商人听不清他在说什么,见他感兴趣,搜肠刮肚,又说道:“还有,大楚印刷的一种叫《大楚晨报》的书册十分受欢迎。无论走到哪儿,都能看见有人读这种书册呢!那些不识字的居民,常围着读过书上过学的,请他们帮读。”
《大楚晨报》?是了,夷辛可是有在这上头刊登文章的!见不着他的面,能看一看他写的文章,也是好的。
陈奉眼睛一亮,问道:“你们谁带了《大楚晨报》来么?我想看看。”
“阁下,咱们虽然能说两句,可大楚的文字到底是不认识的……”
另一名商人总算找到了说话的机会,连忙道:“我的船上有个认识大楚文字的小伙子!他喜欢买这种书册,我叫人去把他叫过来。”
陈奉点头。
商人立刻快步出去。
陈奉又问道:“还有没有其他的?”
商人想了想,说:“这次去我发现,大楚人都很爱他们的皇帝陛下。这可真是稀奇,不过我不曾见过这位皇帝陛下,所以也不知他是否当真如传闻一般宽厚亲和。”
“宽厚亲和?”陈奉冷笑一声,这肯定又是夷辛为他赚下的好名声,苦活累活都是夷辛干,好名声都是狗皇帝的,真不知夷辛为什么要帮他!
等了片刻,那位去找人的商人终于回来了,还带着一叠书册。陈奉迫不及待接过来翻看,哪知道从头翻到尾,厚厚一叠册子,作者却都是些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