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少年郎不是别人,正是祸水非法系统的宿主,许蓝山。
许蓝山的假设之言,确实是让人无法反驳,因为凡事都要先未雨绸缪,方才是正途,而非只享受着表面的繁荣昌盛,却无视着真正镇守国土的战士们。
对于他们尊崇的儒术,许蓝山也并没有发出激烈的言辞进行抨击,甚至给予了肯定,所以并没有引起众怒,反倒是给他们留下了更深的印象。
想要一鸣惊人的许蓝山,又怎么可能就这样结束?
许蓝山又慢慢的说起了自己关于治国的见地,和大多数人不同,许蓝山给出了十分明确的意见和方向,包括某些地方所存在的问题,也是一针见血。
当有人问起许蓝山对于那些远在千里之地的民生为何如此这般了解之时,许蓝山神情如常的表示,在入京之前,他已经走遍了这些地方,真实的了解,并且感受了当地的民生,也才能真正的看清,目前这个国家的问题所在。
毕竟,只有自己的双眼,才能最为清楚的看到自己所处在的这个世界,也才能真正的为这个国家做些什么……
许蓝山说得轻描淡写,但他的此话一出,顿时满堂震惊。
在座的文人学子们望着他们面前这个文文弱弱的少年郎,完全想不到,这位少年郎竟然用着自己的双脚,走过了这么多的地方。
那南北两个方向的地方,必然是这名少年郎有意而为之了。
能够有这个心思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有多少?
至少,比起走遍这个天下,他们更愿意将时间花在圣贤书上。
书中自有黄金屋。
想要入仕,还得读更多的书,他们又哪里有时间去游历山河?
他们作为平民百姓,生活在市井之中,他们并不认为他们不了解民生,都是一个国家,别的地方应该也无什么差别。
这便是他们与这位少年郎的差别了。
少年郎能说出他们所不知道的东西,少年郎亲身的经历,是他们从书上得不到的,这是宝贵的经验,是货真价实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