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虽未有害人,可到底不是件好事,更无利于患病百姓。难道向寻有意让他在河城被染上病去?

云归和楼桓之回到林城,却听闻太子已带人回京了,楼桓之心火未消,“他走得倒是快!把你拐去河城,我可还没与他算账。”

“走了也好。”总归现在楼桓之羽翼未丰,还不是动向寻的时候,且向寻如今走了,他接下来就能过上好一段清静日子。心里着实松了一口气。

楼桓之冷哼一声,到底没再说什么。河城很快可以通行大军,到时候他又要忙活起来,怕是很难处处顾着云归,若是向寻还在,他怕是得十分头疼。如今走了,他确实放心不少。

又过五日。

水害已去,河城患病百姓亦情况大好,未有新 患者,原有患者又被隔离在河城郊外,蔡永平一声令下,大军开拨,前往下一座城池 慧城。

因着河城受水害,多处房屋仍处于不宜住人的状态,虽工部来的人还留在河城,带着一些人修缮桥堤,可房屋之事,还得耗上许久才能恢复以往。

大军不宜入住河城,可仍留在林城,又对攻打慧城之事不便,只好在慧城外安营。

一旦要用军帐,又得是与人合用。虽他如今是晓骑尉,有军功和官职在身,可在军中到底比不得蔡永平和柳易辞等人,可独用一顶帐篷,最终又回到与苏中荀同住的境况。

先前虽与苏中荀在同一个院子,可苏中荀一直不太出门,除了去用饭食时,偶尔在院里遇上,停下来寒暄两句,便再无其余。

如今又是两床相对,云归竞觉得有些奇妙。他与苏中荀就当真这般有缘分?

只是不知苏中荀心里是如何想的。届时楼桓之来帐里寻他,他们两人说话谈笑,就不会让苏中荀心里难受?

看来,还是得让楼桓之少些过来。省得苏中荀生出偏激心思,扰得大家都不得安宁。毕竟有一个柳易辞,已经够让人心烦了。

“听闻此次攻城,大将军想用法子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苏中荀从书中抬起头来,看向云归言道。

苏中荀是哪来的消息?为何要特地告诉他?云归微凝眉,道,“这事怕是轮不到我来操心。”

苏中荀轻笑,“我倒是想操心一二,若能早些回去,我还可尽早享受美食。不似在这儿,成曰吃的都是同样东西,我整个人都打不起精神来。”

听得这话,云归想起年前,与楼桓之、苏中荀几人一道露宿在外,吃的是楼桓之亲手烤的肉食,香脆美味,那时候苏中荀可是毫无优雅可言地大吃特吃。

他见了苏中荀那模样,还惊讶了好一阵子。表面上看起来斯斯文文的人,怎么吃起好东西来,这般不顾形象?

如今又听这话,可见苏中荀是个重口腹之欲之人。不过这也好,人生在世,怎能没个爱好?

挑眉道,“靖军有中荀为之操心,那是好事一桩。我等着中荀助靖军,早曰拿下淼国,如此我亦可早曰回京去。”

出门在外久了,父亲、母亲必定常常牵挂,他实在不忍父亲、母亲为他担忧。苏中荀细看云归神色,不觉有甚端倪。好似真是话语出自肺腑,真诚无虚假。可云归难道就真的不担心他抢了他的风头,对他造成威胁?

想来想去,苏中荀到底认为,云归把心思藏得太深,难以看出来。

夜降。柳易辞又病得头重脚轻,无法去主将帐中,一道商置战策。蔡永平沉吟半晌,派了士兵去请云归。

云归得了请,纳闷归纳闷,心里还是有些高兴的。随着士兵一路走,入了帐内,便见得主将、副将、几个参将都在,连大伤初愈的宋连仁,亦端坐一旁。

云归拱手向众人作礼,蔡永平上下打量云归一会儿,道,“坐罢。”

第40章 商议战事

待得云归谢过后,从善如流坐下了,蔡永平才开口道,“今日召大家来,是想让大家想想法子,可否不必再死攻城墙。”

云归听得这话,便知苏中荀之前所说,并未有误。蔡永平确实不想再死攻城墙了。毕竞这样的战事,耗时长久,不必要的伤亡更多,实在不利于往后的作战。要是真每攻一座城,就要死攻一次城墙,那真是大靖士兵都会怕了。

蔡永平的话落后,众人俱凝眉沉思。一盏茶功夫后,宋连仁出声道,“云骁骑尉是个聪慧的,想来心里已有了法子了罢?”

云归看向宋连仁,见他脸上带着期待的笑容,好似真是在盼他出个好主意一般。宋连仁这是知晓他俩做不成友,就不顾别的,大胆放肆挖坑给他跳了?

说起来,上回调兵之事,他还未有与宋连仁计较,这宋连仁反而以受害者自居,要找他麻烦?

想着,又环视一圈众人,果见大伙儿听了宋连仁的话后,都在看着他。这么多双眼睛中,只有楼桓之的忧色让他定下心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