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页

谢殊坐在大殿下座,侧手边放了一根盲杖。方才谢太后又宣太医院的人,过来细瞧了一番,那几人皆是闪烁其词、摇头叹息。

“此番将前因后果弄清后,你便回相府好生修养着,兄长他尚未从先前的丧子之痛中走出来,你的眼疾暂且放一放,不要去扰他。”

谢殊垂手应是,双唇紧抿不做他言,之后谢太后的叮嘱,却一句也未再能入得耳中。

谢殊原先并非相府嫡子,因他母亲的缘故,谢铮衡从不踏足京郊别苑。

可怎奈世事无常,谢相嫡子于三岁时夭折于疠风,药石无灵,正夫人大恸一病不起,相府子嗣愈发艰难。迫于族中压力,谢相这才不得已将自己忽视已久的外室子,领进谢府。

丞相夫人姚氏心如死灰,自那之后终日闭门礼佛,不再过问府中事宜。

“母亲的事一直是父亲的心病,这些年他一直未再纳妾添房,是清砚罪过。”

谢殊名义上虽为相府嫡子,可与谢铮衡之间的父子关系只疏不近,这嫡子之名仿若赖皮疮毒,凡他一沾得,谢相必然怒从心起,是以相府仆人侍婢,只敢唤他一声‘公子’。

姚氏性烈,对谢殊入府一事纵使百般不满,亦无法违抗族中长辈,最终还是由谢元昭亲自出面说服了自家嫂嫂,为此又求了先帝恩准,将年幼的谢殊带入宫中,放在膝下亲自教养了两年。

“清砚不必自责,哀家这位嫂嫂心性高傲,若是你父亲添了新人,恐是要走到和离那一步了。”

谢太后称得上谢殊的半个‘母亲’,从方才得知他眼疾难医的那一刻,她心底又笼上了另一层阴霾。

大燕律例,身有顽疾者,不可入朝为官。到底是自己亲手养大的侄儿,又不受自家兄长待见,空占一个相府嫡子名头,谢殊接下来的路并不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