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面就展望未来:“每亩多打三五斗,积累下来,或买驴骡,或翻修老屋,日子愈过愈佳,给大郎娶新妇,二郎上学堂……”小老百姓盼的不就是这个吗?当下便有几个汉子点头,县令是个懂过日子的。

“疏通河道,挖掘土方,确实艰难,但我们能不做吗?我们不能!”

“修建堤坝,搬磊大石,确实艰辛,但我们能不做吗?我们不能!”

“贯通米南全境河道,徭役时间长,又辛苦,但我们能不做吗?我们不能!”

“为了以后的好日子,为了子孙后辈,为了不再受水患之苦,我们排除万难也要兴修水利。我们能修成吗?——我们能!”

程平顺嘴就把奥巴马的“yes,we can”用上了。

百姓们群情激昂,“我们能,我们能!”

又有百姓跪下请命,愿意多服徭役,又有有些余钱的表示愿意捐款。

李县尉、赵主簿跟在程平后面,本觉得她这想一出是一出,太不靠谱,这时候却要叹一句:“民心可用!”

白直在旁边维持治安,开始只笑吟吟地听着,听她说到动情处,后背竟然麻酥酥的,到后面程平慷慨激昂起来,看她神采飞扬的样子,白直脑子里竟然闪过“光华照人”四个字。

程平行为艺术了一回,靠着口耳相传,到征发徭役时,就痛快多了。

钱粮也攒了不少。听闻功德碑的事,一些大商户主动来捐钱——作为“士农工商”排名在最后的阶层,可不是时时有机会把名字与世家大族列在一起的。况且县令才来,花几个钱,也算结个善缘。

有这些有钱的士族、豪强、商家大户撑着,百姓也凑了一些,算一算,缺口很小了。

程平先打造的一批滑轮组、引重车、绞车也到了位——能用工具,还是用工具,提高效率,减少人力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