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庆安脸的表情变成异常震惊,急道:“你刚才说什么,再说一遍。”
“我是说粮食永远是战略物资,我们只管多盖仓库。”
“不是这一句,是后一句。”
“后一句?”
刘晏想了想,道:“等大食发生粮荒,我们再高价卖给他们。”
就是这一句,李庆安的脑海中如电光石火闪过一个念头,大食人几十年都是依赖信德的粮食,现在信德的大粮仓被自己占领,那么大食会不会发生饥荒?
虽然尼罗河三角洲也是肥沃之地,但据裴瑜说,那里主要是种棉花,而不是种粮食,关键是两河流域,多年得到信德的大量粮食,那么现在还有多少人肯种粮。
想到这,李庆安忽然意识到,如果大食真的发生了粮食危机,那么大食人就不会拖到半年后再开战,或许战争会提前。
意识到这一点,李庆安发现自己犯了一个经验主义的错误,总是按照常理来推断大食备战时间,如果大食有特殊情况发生,如粮食危机,那么他们肯定会立刻发动战争来解决。
他心中有些焦急起来,便对刘晏道:“楚河上游一来一去就要半个月,会误了正事,我就不去了,刘署令可代我去察看,我就全权委托给你了。”
“大将要回碎叶吗?”
“不我去一趟拓枝城。”
.......
从碎叶向西,经过阿史不来城、俱兰城,便可到达石国境内,再折道向南,六天后,李庆安率部抵达了石国都城拓枝城。
按照怛罗斯之战结果,石国的地位和河中诸国不一样,石国属于唐军的协从国,立有战功,所以它不像河中诸国那样沦为唐军的占领地,它多少有一点自治权。
国王依旧是哈桑,石国的行政权仍然归他掌管,但军权已经没有了,石国只保留了五千军队,这时平时维护治安所用,而驻石国的近三万大军则归属大宛都督掌管,其中六千人驻扎怛罗斯,两千人驻扎白水城,二万人驻扎在拓枝城。
现任的大宛都督是大将田珍,原来的都督李嗣业在李庆安攻打信德时,已经被调去河中,出任河中军都兵马使。
拓枝城一带草原辽阔,盛产大宛良马,是唐军训练新军的重要基地,在这里接受最后为期近七个月的骑兵训练后,新兵便正式开始服役,分配到各地的兵马使,而新的一批士兵又被送来,周而复始,始终保持在二万人的规模。
李庆安来拓枝城并不是来视察新兵,而是视察拓枝城的兵器署,拓枝城也是唐军最重要的武器制造基地之一,尤其大型攻城器械,如云梯、攻城槌、战车、投石机、床弩等等重型武器,都在这里研制盛产,主要是拓枝城附近的树木坚硬异常,适合造重型武器,而且石国的能工巧匠也颇多,有足够的人力资源。
拓枝城外约二十里,还有一处秘密的武器试验场,便是唐军的火药试验基地,位于一处山谷之中,这里戒备森严,有两千把守,任何人不得进入,绝大多数石国人不知道那里在做什么,甚至连国王哈桑也不知道那就是唐军的天雷制造基地。
傍晚时分,李庆安在数百名亲兵的护卫下,来到了天雷谷,这是一座巨大的山谷,仿佛一座大山被劈成两半,其实这里原来是大宛河的河谷,大宛河改道后,这里便渐渐干涸,形成了一处峡谷,长约十几里,最宽处五里,最窄处不过十几丈,两边高山峭壁,长满了浓密的植被,山谷内很干燥,合适存储火药。
山谷已经成为禁地,能进入这座山谷的人,不超过两百,千泉山运来的硫磺、拔汗那国运来的硝石,便在这里配置成大唐最犀利的武器:火药。
李庆安率二十名亲卫进入了山谷,山谷的军官首领也曾是李庆安的亲兵,名叫郑国良,当年在龙驹岛,他就是负责制作大炮仗,现在他整个火药生产的负责人,被封为郎将,从怛罗斯战役后便一直生活在这里,已经过去了近四年。
“末将参见大将军”郑国良单膝跪下,给李庆安行了一礼。
李庆安连忙扶起他笑道:“不必这样拘礼了,起来吧”
“禀报大将军,两个月前接到大将军的命令,卑职正率领弟兄们加快进度制造火器,请大将军视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