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竞猜时间到~下次克鲁佐叔叔会讲什么呢~?
贝尔夫冈·克鲁佐的动画制作讲座
——我就知道这位大叔会讲跟那个有关的东西摇头线——
注意了。我是这次的讲师,贝尔夫冈·克鲁佐。虽然毛哭着求我让我把本月的这个专栏让给她,但我还是回绝了。因为规矩就是规矩。不容许任何例外。
我本来是打算讲解使用as进行的格斗战,或者小队战术的基础的,不过却在编辑者极度强硬的希望之下,不知为什么就定成讲“日本产动画的制作过程”了。真是不可理解的要求。我确实喜欢电影,但是关于动画的知识却几乎为零。顶多也就是曾经在待命的过程中看过电视上播的《南方公园》啦《辛普森一家》啦之类的。(插花:……你,你,你……这边在辛苦地做古文作业,那边却在看这种动画片……宗介知道会抓狂啦。不过说回来“秘银”的待机过程怎么这么闲啊……无语撞墙中。)不过,因为不回应这个点单是不行的,所以我就把从朋友那里听来的一点点皮毛程度的东西披露出来吧。不过,这可从头到尾都是从人那儿听来的,所以请千万不要误认为我对这种文艺体裁很熟悉之类的啊。
那么接下来,就来讲制作过程吧。在这里叙述的是一般的情况,根据企画的不同,还会有各种各样的不同,这一点先跟大家打好招呼。
首先是由社长(roducer)来启动整个企画,确定好预算与相关的企业。动画的制作需要大量的费用和人手以及时间,因此只靠茫然地想着“如果要是能做那个的话就好了”、“要是能做这个的话一定可以大卖的”这类理由,企画是无法获得通过的。之所以会有那么多改编动画,正是因为用以作为判断材料的确定数字已经得出来了的缘故。不过,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原因,所以倒也并不是“这样做的话企画一定能运转起来”这种确定的东西。
企划一旦确立,制作公司和监督、系列构成、角色设定之类的主要工作人员就被决定下来了。这些人选也可以称为是足以左右作品命运的要素吧。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所谓的对于动画制作最重要的人物,可以说就是与这些人选有着深厚联系的制片人了。就算一直追踪监督或制作公司的名称,也不可能完全了解那部作品诞生的全部背景。若当真是自诩动画迷的人的话,那就一定要先留意这一点。
……不,我只是从别人那里听说的而已。(插花:……老兄你此地无银三百两个什么劲儿啊……)好像有点儿啰嗦了,不过,我真的并不清楚。
决定好主要制作成员之后,就要进入系列构成了。所谓的系列构成,就是描绘出从第一话到最后一话究竟是个什么样的故事,设计好各话究竟要用什么样的小故事来充满的作业。具体的作业是由主脚本家来实施,通过监督以及制片人,另外根据场合还会有原作者等等参加的会议,而得以随时加以修正。
这样子故事的大纲就形成了。接下来脚本家就开始执笔第一话的剧本,反复不断地改稿。据说还有改写了10稿以上这种难产的例子(……贺东……?)。几乎平行地,主要角色的设计和美术设计也同时进行的情况也很多。依照场合不同,也有角色设计在系列构成之前就完成了的,不过基本上都是剧本在最先。剧本的写法根据脚本家的不同会有千差万别,不过就想成和小说不同,用非常简洁的形态来解说状况和台词的东西就可以了。
在这里希望能引起大家引起注意的是,剧本始终也就是最初的“指标”,有时也会被此后的作业——分镜、导演、作画、后期录音等等所改变这件事。举例来说,最近大热的某《l☆s》这部动画中,女主人公中的一人(小司是吗?我没看完那个)连声高喊“红葡萄香醋”(技插:原文为balsai醋,一种由葡萄汁发酵而成的香醋,意大利蒙大拿地区产的比较有名,香味柔和丰富,产量稀少,价格高昂。因为是葡萄的,翻译来应该类似红酒醋吧。)这个单词而大获好评。这个单词原本在剧本里是没有的,但在导演描述架空的料理节目时加进了台词当中,而被此触动的本领高强的声优在后期配音时,才以即兴台词的方式连续冒出了“红葡萄香醋”来的。虽然靠着可爱的演技而广受好评,但这一点是连脚本家和导演(插花:……也就是说贺东老师和武本老师……)都没有想到的事情。在关系人数众多的动画制作中,像这样由于不确定要素而导致意想不到的相乘效果的情况会频繁地出现。希望各位不要忘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