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7章

全金属狂潮 Snake 1760 字 5个月前

小司的葡萄甜醋瘾,至今仍未戒除,其家人带她看了好几家医院都无法治好她的这个问题,看样子小司的葡萄甜醋瘾,短期内只会越变越严重而已。

………………写这个的作者也是个天才。不是天才也是个人才。

那么,补充说明就到此结束吧。希望以后也能和大家继续见面~

——最后放一下预告吧收尾线——

锵锵锵锵~~~~最后是预告时间~~~~~~~

第一!贺东老师自己说了,新刊已经进入收尾阶段了,一月号的d有他的专访哦。新刊的名称叫《逼近的nick`of`ti》,是“迫近的时限”的意思。虽然有故事到达小高潮的含义,不过好像也是忙于各种事物而导致拖稿的贺东的自我讽刺。因为是这样的名字,所以肯定不是最后一本……也就是说……各位,还要接着等啊。

关于新刊的出版时间,我查了fantasia文库一月的出书预定,没有这本书,所以至少是二月份。也就是春节后了。各位都等了一年了,这俩月不算什么,咱们就一起等吧!哈哈哈。

第二是关于全金获得了今年的《这本轻小说真厉害!2007》的长篇第一名……十年……才得到第一名……果然两人隔着电波告白的镜头赢得了大家的心啊。嗯!是金子就会发光!

关于贺东老师的专访,不知道能不能入手。能的话,一定会在第一时间给大家献上,关于新刊的最新情报哦。下一次的更新或许就是这个,如果入手的话啦。

马度卡斯的国际象棋知识讲座

诸位绅士。每次像这样请来讲师,努力想在细微的知识上有所精进的这种态度,我认为真的是十分值得褒奖的。我本身并不是足以施教于各位的人,但即便如此,有几件事情我还是知道得要比其他人更详细一些的。那就是关于水底作战和国际象棋的世界了。由于要讲解潜水艇战术的奥义的话这纸面实在太少了,今天就姑且披露一些关于“最智慧的体育运动”,国际象棋的轻松话题好了。

顺带一提,本文开头的“诸位绅士”是效仿十九世纪末的伟大的世界冠军,艾曼纽·拉斯克的名著而来的。可以说,国际象棋确实是适合绅士们来喜爱的竞技,然而另一方面,其中又暗含了极为强烈的斗争心。事实上,拉斯克在比赛中的战斗风范也宛如斗士一般。国际象棋的目的就只有一个,就是歼灭敌人,为此,无数的战术通过天才们的手被不断编织出来。

然而,国际象棋又同时拥有艺术性的一面。阅读棋谱和阅读乐谱是很相似的,与音乐理论同样,国际象棋中也有着固定的理论。并且和所有的音乐一样,看似很有逻辑性实际上却并不合乎逻辑。为了在一场场的对局中显示出棋手的个性,有些人下起来像是诗人,有些人的下起来像是科学家,还有些人下起棋来就像野蛮的杀戮者一样。

我个人比较偏好被称为“王翼弃兵”(the`kg’s`gabit)的古典式的手法,可以说是斗士型的棋手。“王翼弃兵”用拳击来比喻的话就是从第一回合开始就挑起激烈搏杀的战法,比其他任何战法都享有盛名。喜好这种手法的历史名人很多,比如说卡尔·马克思(插花:……这咱们熟!)好像也是。作为写出《资本论》的唯物主义者来说,这种棋风好像略显罗曼蒂克了一些。

我也是,常常因为与平日的言行风貌全然不符的战斗方式而使人震惊。了解在潜水艇上的我的战斗方式的人尤其如此。某位长官曾经评论我的下法说“以在(潜水艇的)发令室里的觉悟来下吧。那样的话你就连国际大师都当得上。”这大概是在劝诫我那种直来直去的棋风吧。

虽说如此,实战技术与象棋技术倒并不一定完全一致,这种军人在历史上也不少见。拿破仑·波拿巴就是一个好例子。不用说,拿破仑是个战争天才,奥斯特利茨战役之类的甚至被评为“战争艺术的精华”,不过要说象棋的实力的话,与他的热衷程度正相反,实在是极为拙劣。一输棋就大发雷霆把棋盘掀翻这种事听说也时有发生。事实上我所服侍的长官——泰斯塔罗沙舰长也是相似的类型,与平日的天才风范相比,象棋的技术可就没那么高超了。因为既不热衷于此,也不知道定式,这也是不无道理的,可明明要是有心给我努努力的话,就连进入世界排名的高位也不是梦,这实在是太可惜了呀。(插花……马叔叔你不要在这里碎碎念了|||你想要培养自己的女儿的心情我理解……)

话说回来,说到拿破仑,他一直与很独特的对手对战。那就是十八世纪末期由匈牙利发明家制造的,世界最早的自动象棋机器“土耳其人”。这种机械是用穿着土耳其人衣服的人偶在观众面前活动,展现象棋技术的一种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