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随她出来,一开始也是因为宋暖英。
他浑浑噩噩了几年,突然被妹妹被逼嫁人时清醒了。
农民的孩子不再只能是农民。
改革开放了,他们可以有更广阔的天地!
宋万水的确走出了小宋村。
然而当他走出去后,见识得越多,认知越来越广,他心里牵挂的,沉甸甸的,却是生他养他的土地。
他一面看到了城市的繁华,一面看到了农村的贫困。
无论是以前给柳记供应食材,还是下乡推销产品,他一直和农村关系密切。
他看着城里人一顿饭能吃几块钱不眨眼,一件衣服能花一月工资。
他也看到了乡下的村人们,连窝窝头都吃不饱,红薯饭是年夜饭,一年到头几乎闻不到肉味,而那些更偏远的封闭小山村,更贫困,人们麻木,没有希翼。
他痛苦地挣扎着,他想问问苍天,这个种了几千年地的国家,一直靠农民支撑的国家,他去当农民,真的是没有希望吗?
然后他很幸运,他和婶婶去了省城,他们在各个学校到处跑,他也知道了,原来大学不光是学怎么挣钱,怎么搞技术,还学怎么当好农民。
他第一次看到农学子的时候,他看着那些风华正茂的男女,和他差不多的年纪,顶着熟悉的红通黝黑的脸,在宝贵地护着那些苗苗,他们说,农业是基础,宋万水听不懂这些,但是他知道,这些人在为大家能吃饱饭工作。
他们说等大家能吃饱饭,还要继续研究,因为吃饱是不能满足的,大家不光要吃饱,还要吃好。
宋万水深深地感动了。
也深深地震撼了。
他看着自己一贯的忙碌,下乡,推销,回首自己在县里忙活的日子,摸着自己积攒下的一大笔钱,他好像满足了,又好像没满足。